第514页(1 / 1)

加入书签

('

可惜,什么都晚了!

判决已下,再无更改。

至于他们如何到西北,到了之后又如何生存下去、会不会有那么大的本事翻身,就全看他们自己了。

赵镶不会报复他们,但也不会同情拉一把。

毕竟,大家早已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陌生人了。

赵氏族里还特意将这事儿告诉赵镶,也有试探卖好的意思:说不定赵镶出了心里一口恶气,愿意原谅他们、回归宗族呢?

赵镶当然没有原谅,也没有回归。

他没有见赵氏的人,也没给任何回应。

赵氏一族终于彻底死心了,也不敢再来打扰。

他们能逃过流放一劫,已经是赵镶网开一面了。若是再不知足,后果会如何,可就不好说了......

要说不后悔那是假的,但为时已晚,不是任何事都有机会重来一次。

那些一开始传播流言、叫嚣跳脚得最利害的,周韩盛也没放过,有一个算一个,抓了几十人,绝不会轻饶了他们。

至于米家,他们勾结赵氏、撺掇赵氏搞事情的事儿也被查了出来。

他们那点儿私心,瞒不过混成了人精的朝臣们,但这种事儿不好摆在台面上说,也没人公然提及。

他们本就没有什么名声,这下子,名声更是臭到烂恶。

他们为大皇子做过什么?什么都没有!

以前是害怕被连累,所以装作不知道有大皇子这个人存在,远远躲开,现在呢,倒是事事都想插一手,可又没有那个本事!

反观人家赵大人。

赵大人为皇上、为大皇子所做所用心,满朝谁人不知?便是满京城,也人人都知道啊!

他们不说感恩,居然还要如此恶毒加害赵大人!

就这人品,谁家还跟他们来往?

皇上下旨申斥,索性趁机将米妃的父亲罢了官职,以后便在家养老吧。至于米妃的哥哥和弟弟,不过是闲差小官,小到不能再小、没必要计较的那种,倒是逃过一劫。

皇上对赵家大加赏赐安抚。

同时趁机正式将大皇子归入皇后名下,从此之后,大皇子便算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了。

满朝文武恭贺。

朝臣们对此也无话可说,毕竟米家太不像样、太上不得台盘了,皇上既然有心抬举大皇子,大皇子有那么一个外家的确不妥。

看看人吕家,哪怕吕皇后位居中宫,吕家也依旧本本分分,不浮躁不跋扈,没搞出任何幺蛾子。大皇子的外家,就该是这样的。

吕皇后可算是真正定了心,名分定与不定,可不是小事儿。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

从此之后,她管教大皇子,可谓是更名正言顺了。而米妃想要插手,却是不能了。

当然,吕皇后不会故意为难米妃,米妃的待遇依然是后宫里除了她之外最好的,这一点将来也不会改变。

可米妃能有的,也就是这些了。

米家女眷一个月可以进宫请安探望米妃两次的特权也没有了,改成了只有一次。并且因为米家这回犯的错,皇后下了懿旨,半年之内,米家女眷都不得再入宫。

此事,也算是昭告了满朝大臣权贵:没事儿别招惹赵大人!也别企图利用大皇子搅风搅雨!

否则,就等着倒霉吧!

第394章 终于消停

不服气赵镶的依然有,野心勃勃企图搅风搅雨的也不会少了,但大家也算是看明白了,皇上并没有对赵镶卸磨杀驴的意思,皇上对赵镶依旧信任看重,至于大皇子......似乎也并不那么好接近讨好。

他们只能将自己的阴暗心思暂且按下,伺机以待。

对此,赵镶、周韩盛心知肚明,可他们也不会在乎。

不服?那就一直把人按住就行了,他们表现服气就够了,至于心里边服气不服气,谁在乎呢?

又有什么影响呢?

这件事儿中,米家面子里子可算是丢光了,变成人人唾弃的过街老鼠,那叫一个气急败坏又无地自容。

一开始他们还故作镇定自我安慰:有大皇子呢,怕什么!

只要有大皇子在,只要他们不谋反,那就稳赢。

可没想到,他们连大皇子也没有了!

大皇子正式被记到了皇后娘娘的名下,那么以后,他就是名正言顺的皇上的嫡长子了!

皇上既然这么做,皇后也欣然同意,那么这意思其实已经非常明显了,这江山将来必定是要传给大皇子的了!

如果是过继之前,皇上十分明显的露出这样的意思,米家人还不得高兴得发疯、还不得立刻八猪八羊的祭拜祖宗!

可现在......大皇子跟他们米家还有任何关系吗?

本来就不是米妃养大的,如今连名分都没有了,米家人先前还能在大皇子面前拿一拿外家长辈的架子、摆一摆血缘亲戚一家人之类的说法,现在连这种资格都没有了。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