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页(1 / 1)
('
“大家都这么说她呀!”
“住口!”
“我说的是真的。要不是大家看在父皇疼我的分上,一定休不跟我玩的。还好,我跟她长得不像。”
“你……”皇后气得说不出话,却也不知该如何责备,毕竟她才十岁,正是似懂非懂的年纪。
“母后,父皇真的很疼我,父皇昨天跟我说,我到了可以出阁的年纪时,夫婿由我自己挑呢!”
“你被你父皇宠坏了!”
“母后,弱柳会不会嫁不出去啊?”
“飞絮!”皇后喝止她,“婵娟,让飞絮公主出去。”没想到找她来只是把事情弄得更糟,看来只好私下再和她好好谈谈。
“是。”
婵娟立刻拉着飞絮出去。
“母后,嫁不出去会怎么样啊?有关系吗?”飞絮一让婵娟拉出去,弱柳立刻问道。
“弱柳,你不要听你姐姐胡说,你是个公主,很多侯爷抢着要的。只要你父皇指婚,你就一定嫁得出去。”
“指婚?”弱柳不懂这个名词。
“对,指婚。哦,对了!”皇后取下她颈子上的一块半圆形红玉,挂到弱柳的脖子上。“母后把这块红玉给你。”
弱柳拿起红玉看着,“这是要做什么的?”
“如果你有喜欢的侯爷,就把红玉给他,母后会请你父皇下旨指婚,你也可以自己挑夫婿。”她不能让皇上太偏心,所以她如法炮制。
“母后,嫁了人我就不会被排斥了吗?”
“当然。嫁了人之后,你就到另一个地方生活,宫里发生过的事就成了过眼烟云了。”
弱柳一听,心中有了期待。
第二章
十年后
大年初一至十五,沿着宫廷外,一直到名闻遐迩的菩提寺的街道上,挂满了各式灯笼、聚集了各式摊贩,灯火昼夜不熄,摊贩亦昼夜不离,热闹上整整十五天,也因此吸引了大批从各地来看灯、拜拜的人潮。
冷冽的寒风中,惟一让人觉得温暖的,大概就是这过年的喜气了,而一个朝代的太平盛世也由此可以看出。
鄂无虑在大年初二陪母亲安乐公主回娘家,顺道送上丝织绣品进宫贺年,也刚好赶上此一盛会。
而所有的皇亲国戚也大都会在此时进宫贺年,所以每年的这个时候,可说是皇宫最热闹的时候。
鄂无虑身后紧跟着随从鄂权,在人声鼎沸、摩拳擦踵的街道上边逛边看,沿着往菩提寺的方向而去。
菩提寺平常就已是香火鼎盛,遇上这种热闹时节,拜拜都得排队。
尤其是菩提寺里的月老祠,一群未婚男女,为求一条可以系住情缘红丝线和好姻缘,都快挤爆月老祠了。
据说,月老祠的红丝线就等于是姻缘线,只要把红丝线送给自己心仪的人,就会有一段好姻缘。
鄂无虑上了菩提寺的石阶,开口说道:“鄂权,据说菩提寺之所以香火鼎盛是因为它有座相当灵验的月老祠。”
“爷想不想到月老祠一求?”鄂权问道。
鄂无虑淡淡一笑,“求什么?”
鄂权回答:“自然是求婚姻。爷,永乐爷都成亲了,接下来便是爷了,皇上随时有下旨指婚的可能,爷不如先求,期望月老能赐爷一段像安乐爷、永乐爷一样的美满婚姻。”
鄂权知道他的主子是这么希望的,尤其在看过兄长们的美满婚姻之后。
“有用吗?月老的红丝线会比皇上的圣旨来得强吗?皇上的圣旨可是无人敢违抗的啊!”
“爷,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您在这里先求,也许冥冥之中,皇上就会指个有缘人给爷。”
鄂无虑听完哈哈大笑,“哈哈!好一个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我就上月老祠去求个有缘人吧!”
鄂无虑领着鄂权踏上了最高一阶石阶,宏伟壮观的菩提寺就矗立在眼前,他们便往菩提寺走去。
“爷,月老祠好像在更上面。”鄂权指着菩提寺旁一条石阶,石阶上有许许多多年轻的男男女女来回着。
鄂无虑朝鄂权手指的方向看去,接着率先往石阶走去,“走,我们到月老祠去求段好姻缘。”
“是。”鄂权紧跟在后。
一路走上月老祠,鄂无虑的挺拔俊逸,气度非凡,引来许多少女的目光;那些少女恨不得将手中求来的红丝线绑在他身上。
而鄂无虑早就熟悉这样的目光,所以他态度极为泰然,嘴边始终噙着一抺淡淡的笑,风度翩翩。
上了月老祠,只见祠内黑压压的一片挤满了人,鄂无虑只好在一旁等着,顺便从这山上观看皇城壮阔。
一个立于门旁的小和尚,在人潮稍退后,递给鄂无虑和鄂权各三枝香,意思是可以进月老祠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