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页(1 / 1)
('
这个自言自语的界面里,显示着今天发送的“应该不会成功的”和“要不问问试试看”,往前滚动,便看到一个月前的“答应他吧”和“不答应他”一类的奇怪问答。赵书今想,徐泽当时大概是在纠结些什么。
他带着疑惑继续上滑,期间也看到了一些考试的文件和复习资料,书今才觉得正常了一些。
他没滑多久,时间线就跳到了今年三月以前。赵书今不得不承认,自己是有些想要窥探当时徐泽的心理的,用以提高复合的可能性。
可奇怪的是,三月以前的记录并不像之前是文字,而都是对话气泡框。
书今戴上耳机,点开一个气泡听了,是徐泽说的“书今,你今晚回家吃饭吗,我做了油焖大虾,清炒菌菇...”,赵书今听完便知道,这是一条徐泽要发给自己的讯息,可是他为什么不直接发给自己,而是要发给这个置顶账号呢?
赵书今一头雾水地点开了第二条语音框,却发现徐泽重复地说着和上一条相同的话,只是这一条有的字念错音,是有点不标准的普通话。
赵书今慢慢蹙起了眉,点到了第三条,第四条,第五条,徐泽说的都是重复的内容,唯一不同的是,第五条的普通话有好几处很不准确。
书今在这一瞬间突然有了荒诞的猜想,会不会徐泽在三月以前,通过手机发给自己的所有讯息,都是要这样说了五遍以上,才将最终练好的版本,发送给自己?
赵书今握着手机深吸一口气,他慢慢地一条一条往上听,才意识到徐泽练习五遍左右都算是少的。而这些对话的内容,有的他有一些印象,有的却记不清楚了。
直至书今听到了一月底的一条语音,他的心跳便再也无法平静下来。因为这条语音很长,有三段,每段都足足有一分钟。
赵书今于今年年初,去看周景言话剧的时候,不小心在包厢里公放了一小段,徐泽普通话考试的命题内容,叫做《我的朋友》。
就是这段在书今的朋友间,惹发哄笑的文字,徐泽从头至尾,将这三段一共练习了五十多遍,才将最终自认为比较体面,比较正式的版本发送给赵书今。
书今听了几条便拿下耳机,陷入了无尽的茫然。他不记得徐泽的普通话是什么时候变好的了,只知道每次提到普通话的事,自己都会强调徐泽说方言的不合适,表明自己很不喜欢。但他从未想过,徐泽会用这种方法来进行练习,为的只是在和自己通话时,不被嫌弃,或者被接纳和喜爱。
赵书今没有再把对话往前滑,而是退了出来。他怔愣片刻,最终点开了徐泽的朋友圈。
赵书今加上徐泽的新号之后,就没有见他发过朋友圈动态,可赵书今依稀有印象,他还在用小号和徐泽联系时,徐泽是每天都会发动态的,只是自己不感兴趣,都没有点开看过。
而这次点开,那条仅三天可见的横线,就像一张无垠的海平面,而下方的冰山让赵书今都心生怯意。
书今随意点开几条动态,每条的文案里都会提到一个“他”。和“他”去了疗养院,去了花都,去了海岛,去了世界上的每一个地方,都被徐泽含蓄又认真地记录了下来。
赵书今知道,徐泽不是那种爱秀恩爱的人,只是他可能把赵书今当做了韭菜和小葱一样的存在,所以想要呵护和记录,只因为他真真切切地喜欢过他。
书今没有将动态全部看下去,他只是按灭手机,而后望向了窗外,看着飞驰而过的平原和矮房,在皑皑的白雪覆盖下,有些莫名的苍茫感觉。
赵书今望着前方阴云的间隙中,稍稍倾泻出单薄的阳光,便猜测或许再晚一些,太阳就会彻底地展露出来。到那时候,雪就会融化,而他们可能也会看见一座,不再有阴霾,不再有寒冷的西北古城。
第87章 21.1我看见,我看见
21.1.1
车驶至古城,雪已经完全停了。明代重建的古县城于初霁的阳光下,是一片暖灰色,白雪盖在层叠的砖瓦上,似厚重袄衫上的一顶轻盈的帽。
读书会的行径路线,是先去一间彩塑小寺参观。或许是为了文物保护,寺里没有灯火,而各式的佛身塑像又过于密集,在昏黑的小空间里,很有些怕人的效果。
徐泽先开始是跟着老师听讲解的,可到了自由观赏时间,就不得不得面对昨夜春宵一度的枕边人。
先开始徐泽只是靠近赵书今,问他还想看哪尊彩塑,可这日的书今有些古怪,徐泽对他说了话他却似没听见一般,大概在想什么自己的事情。
徐泽只得再问了一遍,书今的回复也相当敷衍,说了“随便,”又说“我跟着你走就好”。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