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页(1 / 1)
('
在他们心里,或者说在大部分人想来,家里这种情况,又是父母要求的,去倒插门确实是个不错的出路。
虽说肯定要吃苦,可留在家里同样要吃苦。
即便倒插门不好听,起码后半辈子有儿有女有依靠,他为何这么犟?
冬冬眼里含泪,对着她们摇摇头,没有说话。
为什么不愿意?又在倔强什么?他对众人说不出来,心里有股气在,让他如论如何也点不了头。
莫非看看冬家黑漆漆的大门,又看着冬冬脸上滚落的泪珠,翻腾的怒火逐渐平熄。
之前想着慢慢来,等和冬冬熟悉后,再提结契结亲已是不能够了,这样认钱不认人的家人,得快刀斩乱麻。
他是如何也接受不了冬冬被父母卖掉的,原本还有一丝摇摆的心思此刻十分坚定。
至于冬冬愿不愿意和他结契,现在顾不得了。以后人接到瓦山村,若实在不愿结契,自己也不是不能放他走......
他忍着心酸,爱惜地看了冬冬一眼,趁着人群还没散,飞速地跑了。
急匆匆回到自己的草棚,翻出床下的钱罐子,想了又想,最终拿出五两碎银和几百文散钱。
他看看外边,日头正当顶,不是议事的好时机,去找村长和兰婶太打眼了,也说不好话。
他按住躁动,心里一遍遍告诉自己,越是紧要时刻,越不能慌乱。
吃了点东西,莫非就上山去,爬得老远砍了四根小碗口粗的柏木,在山上劈得干干净净拖到山脚洼地里藏着,这粗一点的用来做卧间角柱合适。又在山腰砍了十几根胳膊粗的当做横档,用来架茅茨糊泥巴做屋顶。
直到天色昏暗,才拖回十多根横档木,丢在屋后等有空再来处理。
他去地里摘了点青菜贴几个饼子吃得饱饱的,翻出前面的芦苇席继续编。
芦苇席编得细密紧致又顺滑,不像他自己单人睡的那样粗糙,毕竟要睡的人不一样。
耐着性子编了一尺多长,天黑有好一会儿了,估么村里已经没什么人在外走动,他收拢东西带上银钱往村长家跑去。
第26章
忙完插秧和玉米下种,莫村长一家总算能松口气。
今儿一早,清澄和清潭两对夫妻就去了各自的丈人家,帮忙做几天活儿,两边离得都有些远,晚上都得住在那儿。
下晌,家里只剩老夫妻俩和莫清萍一家,难得早点歇工,村里却有两家闹事需去调停,父子耽搁到现在才吃上晚饭。
闹事的两家梁子还是在小河村车水那天结下的。
前些天,周大壮家插秧,和隔壁田的唠话,人家问“云妹子好些了没”,他好生奇怪,妻子王白云没病没伤,怎么叫“好些没”?
细问下去,人家说,前两日在河里洗衣,王白云被姚春梅又打又骂,哭得跳了河,三四个嫂子才拉上来。
周大壮才知道,有一日早晨,王白云湿溻溻回来,并不是她说的“洗衣滑了脚”,而是被人给欺负了!
这可气坏了周大壮。
新婚不到一年,夫妻正是蜜里调油的时候,虽然刚红脸,那也只是夫妻间的几句口角。
姚春梅什么人?自家的事儿,何须她多嘴多舌!竟还敢对自己媳妇动手,真是反了天了!
难怪媳妇这段时间总躲着他,大壮还以为是自己因她送衣服给娘家说了几句,弄得她不痛快,心里正后悔呢,那想到居然是有小人在里头挑刺!
当即他就直扑几块田外的刘树生,按倒就揍。
姚春梅是女人,不好打,她大儿子才十二,打了没劲,只能朝她汉子下手了。
附近的人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呆了片刻才急吼吼上去拉。
得亏是新耘的水田,烂泥又厚又软,人没打坏,也就喝了几口脏水。
众人扯开后,知道了原委也是把姚春梅一顿好骂,都说刘树生这顿打挨得不冤。
莫清萍后来去刘树生家又规劝了好久,原以为事情到此结束,地里活都做不过来,总该没劲再闹事了吧?
晚间周大壮扯了媳妇的衣服查看,就见王白云身上青青紫紫,又全在要命的地方,难怪她好些天走路都是勾着胸,惹得他娘洪小芹还怪大壮话说重了,媳妇被他压得直不起腰呢。
这个姚大头下手真是狠毒啊!
周大壮咬牙切齿和自家老娘那么一说,洪小芹也跳起来。
自家媳妇,娃儿都没生一个,好好的“粮仓”若被打坏了,她姚大头是要害周家的后啊!
刘树生还是被打轻了,不能这样放过姚大头!
等忙完插秧腾出了手,洪小芹瞄到姚春梅孤身在后院的墙外搭瓜架,一言不发上去就扇。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