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1 / 1)

加入书签

('

但是他对时先生的观感还是不错的。

虽然性情冷淡,但是对自己的话会认真听,尊重自己的意见,相当配合自己的工作。

他随口问道:“痛吗?”

时敬之说:“不痛。”

“您的伤还是要多注意,不然容易形成习惯性损伤,年老以后会受罪。”

时敬之点点头,同李医生讲:“辛苦您了。”

李医生摆摆手:“您太客气。”他对于配合自己工作的对象都是很满意的。

倒是时敬之又郑重道谢,说住院的时候要李医生多费心了。

这得怪当时医院地方不够,因为事出紧急,时敬之住院的地方在新楼,闻命呆的却是隔壁的旧楼,时敬之作为清扫队长需要向受伤人员进行回访,可是他伤了脚踝,行走不便,很多工作是李医生帮他协调的。

李医生继续笑呵呵,对这位年轻人的好感度多加几分。

时敬之同对方敲定了周三的复查事宜。

临走前他推开门,又转过身,递过来一把黑伞道:“李医生,今夜一直有雨。而且据说周三有雨,您需要伞吗?”

李医生一愣,对对方的热情感到措手不及,他下意识向窗外望了一眼。天空不知合时开始落雨。

今夜突然阴天,窗外落起沉闷的雨。这里的天气总是这样,一旦到了雨季,十天半个月不放晴。

李医生办公地方有片巨大的落地窗,透明的雨水粘在上面。

李医生的目光情不自禁落向角落,那里立着一把花伞,是他夫人前几天看过天气预报,特别替他备下的。

李医生哈哈大笑:“谢谢您时先生!我有伞!您看!那是我夫人叮嘱我带的!”

时敬之慢吞吞收回伞,微微笑起来:“您和尊夫人感情很好。”

李医生发现时敬之身侧凹槽里还有一把黑伞,不禁感慨对方的细心,

他摸摸胖肚皮,替时敬之拉开门,在对方路过自己身侧时,又忍不住感慨,时先生真是一表人才,不仅站着身姿挺拔,坐着也是玉树临风。

高挑的人就是好看,怎么样都好看。

只是时先生坐着比想象中还要高一些。

时敬之冲他微笑起来,点头致谢。

李医生一愣神,被对方的笑容晃花了眼。

他连忙说再见。

时敬之同他告别,怀抱着自己的黑伞,滑动轮椅,静悄悄地逐渐消失在走廊深处。

接下来的日子里,时敬之依然加班。

时间转眼到了周三。

这天果然如天气预报中说的那样,连绵阴雨,地面湿漉漉,远处浩瀚的大海仿佛都涨高了。李医生在大清早出门的时候想。

时先生来的很准时,他总是很早到。

李医生周三是最忙的时候,他匆匆推开门,扭动一下被汗水湿透的身体:“时先生…久等!”

那种感觉并不好受,仿佛浑身都被包裹住,李医生站在原地长呼一口气,又打起精神,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时先生冲李医生点点头,却并不答话。

李医生早就习惯了他的寡言,视线便自然投向他身边的病患,他关切道:“您的腿……”

闻命作答:“还好。”

李医生问道:“痛吗?”

闻命体会了一下,如实说:“不痛。”

李医生看着电子屏上的造影和病历记录,奋笔疾书,嘴上还要不停叮嘱:“您的伤还是要多注意,不然容易形成习惯性损伤,年老以后会受罪。”

时敬之同李医生讲:“辛苦您了。”

李医生连连客套:“您太客气。”

说完话,李医生又忍不住抬头看他。

时先生真的是一个面冷心热的人,他心道。

说起来,时敬之对于闻命的病情似乎比李医生办公室里最为亲近的医疗仪器都要清楚,而且他事必躬亲,次次陪诊。

据李医生所知,病患只是时先生做任务时候救下的人,只是没想到,时先生连照顾路人都这么体贴入微。

他又问了一些话,还嘱托了部分注意事项。

有时候是时敬之答话,有时候是闻命自己讲。

其实李医生讲话还是很有套路的,每次来都是车轱辘话。

如果闻命记忆好些,或者如果他的涉猎面广一些,他就会明白,联合政府多年前进行过医疗改革。

医药行业协会制定了严格的医疗用语使用规范和意见说明书,从初始问候语到后期的问诊程序,所有语言都如同属于人体机器的指令,严格按照顺序执行。

也就是说,如果李医生说的话超出了规定范围,就会被自动屏蔽,并在医疗记录里沦为“口口”。

说到闻命的伤势,就不得不提他们的重逢。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