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页(1 / 1)

加入书签

('

他等众人凑到跟前,才出声道:“少爷小姐们,跟你们说个最新消息。你们……”他眼睛转了一圈,指着不远处的研究院大楼,打量着众人的脸色说:“听说电子扫盲计划今年搞到咱这届了,激动不?”

十分钟前。

“是这块!是它!是这块砚台!整整二百年!!”

会议室,研究中心主任握着时敬之的手激动地说:“回家了!终于回家了!”

时敬之的部门接了一份保密任务——护送一块黑色砚台。

作为一块孤独的藏品,这块砚台有着悠久的历史。

研究员背后是蓝色背景的ppt,他指着屏幕介绍:“……这块由德尔菲诺博物馆藏着的砚台……据说它出身于岭南之地,流落南京城成为勾栏玩物,又历经沧桑被清末银行家收购,带着它远赴海外,当做传家宝传下来,流落在了海外多年。”

时敬之手中转着钢笔,打量这处带着熟悉的陌生感的房间。

此地的人和他讲同样的语言,装修布局却又是新的。

济之市的城市建设更加具有文化底蕴和保障意味,和德尔菲诺的海岛、人工岛不同,这里更加依托陆地而生。

济之市的学校很多都建在古建筑里,门上有古铜色的、锃亮的门铃,墙上挂着巨大的老式挂钟,木质角楼与红色砖瓦建筑鳞次栉比,连成一片。

窗外,正冲着研究院的地方是块巨大的海水拦截闸,巨幅玻璃隔断天堑,在玻璃背后是高大的海水,学生们突发奇想,在里面养了鱼虾和乌龟。

阴暗的玻璃墙外的深蓝色大海深处有一尊坐佛,头顶淡金色阳光透过海水一根一根斜射过来,上面系满“拜考神”的丝带——那是艺术专业学生的作品。

不知怎么,就想起几个小时以前。

他鬼使神差站在济之大学的小礼堂门口,看着来往的学生,人太多了,他等了一会儿,等人流少了以后,站在低矮的台阶上,按照记忆里的角度,寻找方向。

他静静站在台阶上,看着来往的,车水马龙的人群。小礼堂门口来来往往,停下数台舰艇。

“嘎吱”一声,身侧一道白色突兀重进他眼底————

“Arthur?”

时敬之浑身僵硬,转身望过去——

指间钢笔滚落。

会议桌对面,数位研究员正面带疑惑,齐齐看向他。

“Arthur?”下属又唤他一声。

他恍惚地收回思绪,把脑海中,纷纷扰扰、各种陌生的脸孔驱散掉,神色如常道:“据我了解,这块砚台最为特别的地方,不仅仅在于历史感厚重。”

“对济之附中而言,更加重要的是,它含有铌的成分。”

第105章 尾声87· 繁华万境

“电子扫盲计划今年的牵头单位就设在在济之联大附中,不仅是今年,未来三到五年我都要这么搞,你们尽快写个计划给我,还有去筛选一下符合条件人员的名单,管理层也要写好扶持人群五年职业规划……

这次扶持计划向社会招标,给我把企业竞标拿到手!

我还要冠名权!

……什么?你说这东西贵?我知道,我不听。我说这样就这样,听我的,只能听我的。”

教学楼休息区,郑天宝躺在沙发里,随手把右耳中的无线耳机摘下放到一旁,然后慢吞吞喝刚买回来的营养液。

送餐的服务员看起来年纪不大,像是勤工俭学的学生,上次做咖啡的还是个高级年级的姐姐。眼前这人唇红齿白,郑天宝忍不住多看几眼:“苗学长?”

对方直起身,露出一双秀气又深邃的眉眼。

郑天宝心里一突,皱着眉头飞快思索:“哎?你早晨是不是站门口送快递来着?又有新工作了?!我那本挂科评价单就是你给我的!”

对方却神色淡淡,满是疏离而客气地笑笑头。柜台还有人在点餐,那人收齐餐盘,飞快走开了。

想起挂科就来气!!!

郑天宝还想说什么,注意力却被通讯器里的声音吸引过去。

上午只有他翘课,他一边翘着二郎腿哼歌,一边打着通讯。

外放的通讯器里传出下属崩溃的声音:“小少爷!这个计划简直都要成烂尾楼了!咱把钱砸进去纯粹是血本无归!”

真是不怕富二代游手好闲,就怕富二代创业!

郑小祖宗是公司老大,他们都得俯身供着!

“教育投资回报率逐年降低,而且我们也梳理了电子扫盲计划的回报效应——讲真的!现在学历溢价多吓人?博士后都当白菜卖!小少爷!”

下属满脑子“球球你清醒一下!”“想做慈善也不用冲着贫民窟那群新市民去啊!”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