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页(1 / 1)
('
“可是——”时敬之话锋一转,喝下一口营养液,接着说:“在本世纪,有这么一群研究员,他们始终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万物统一的物理理论,于是他们分离钻研,想把天体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统一在一起——他们相信,世间万物是由一种很小很小的线状的弦组成的,弦的形状多种多样,有橡皮筋形状的,有蚯蚓形状的,有冒险形状的,他们有自己跳动的节奏和频率——因为这种不同,于是诞生了世界上不同的基本粒子。”
“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发现魔群和J函数的关系——可能有利于对弦理论的探索与研究。”
“于是诞生了这样一个名字,魔群月光猜想。”
“整个宇宙就是巨大的音乐厅,优雅的琴弦依据不同的频率在同时跳动。”
“他们将这个猜想命名为‘月光’,不是因为这个猜想富有浪漫色彩,而是这个猜想是那么地可望而不可即。”
"在当时看来,这个猜想筒直就是空谈和妄想,指望有人能证明它,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
十几岁的殷梦梓,仿佛永远有用不完的精力,霸道,耀眼,张扬,有着和整个世界拼输赢的信心和勇气。像个活蹦乱跳、叽叽喳喳的小太阳,闯了祸还要凑上前去,围着人家打转转,小声说:“你生气啦?”
不过有这么一件事,可以轻易拿捏她——她物理不及格。
救命啊!老天爷!终于有个人能把我听不懂的东西说清楚了!
眼前的男人仿佛自带圣光,殷梦梓的眼里沾染了泪花。
这个容貌秀雅、清隽温和的美丽男人,眼中染着淡淡笑意,他温柔地伸出手,把她凌乱的刘海拨到一边,修整好形状。
时敬之看着自己亲手装扮好的小姑娘,满意地笑起来:“我说得够清楚吗?”
“我再也不翘课了。”
老沈,冰冰,(还有不在场的宝宝)我对不起你们——虽然我把你们的获奖照片挂墙上每天虔诚焚香祈求保佑(并感激宝宝吊车尾帮我垫底),你们也每次都不遗余力地给我讲题(和加油鼓劲),但我哪怕学到忘我、碎掉脑壳,也是真的听不懂天书,我常常对自己的愚蠢无可奈何。
就在这一刻,我怀着无比愧疚的心,决定背叛你们了!!
纵然时敬之这张脸身经百战,经受过男女老少的轮番轰炸,但是如此近距离接触一个年纪小了十几岁的年轻人,面对如此狂热的粉丝,也是无力招架。
“你能不能发张照片给我。”殷梦梓紧紧扑上来握紧他的双手,用力吞了口唾沫,满脸崇拜和痴迷道:“明年我要拿全校第一。”
*
当年搞弦论的都是一群不入流的,毕竟这个理论被叫做“月光猜想”,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可即,简直是无稽之谈。
谁能解答“量子信息掉入黑洞”会如何这个难题?
几十年前的“月光”计划研究员,很想试试。
而几十年后——
“时间之箭”——这意味深长的词,是英国天体物理学家爱丁顿在1927年首先提出的。
“听过一句话吗?这个世界如果真的存在特殊的方向,空间没有,时间有。”沈钰博想,我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一定要——
“如果每次都耗费这么多的物力财力,必然不太可能。”沈钰博对着叔桥说:“老师!还有个一个办法……”
时敬之听见他说:“那就是制造一种新的,弦。”
*
他想,我要用天体制造一个漩涡,我要聆听宇宙的声音,我要捕捉万物共鸣的瞬间——
在沈钰博最后的构想里,他要以整个地球为支点,以西伯利亚荒原和喜马拉雅山脉为坐标建造加速器,这是壮阔又瑰丽的场景,史前的庞然大物会乘着时光轴乘势而上,鲸鱼将在北极冰原上拉雪橇。
“这需要超级加速器。”曾经有科学家预言,新粒子也许下一代粒子加速器中就能够现身——有可能是在美洲的哈维实验室,也有可能在德尔菲诺大区的粒子物理研究中心。
另外……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在济之——
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群体会制造如此高耗能、笨重、看起来完全是赔本买卖的计算机——哪怕是超高科技的量子计算机——但是沈钰博知道,在古老的西太平洋沿岸,可以找到,在这片土地上,可以找到。
时敬之看着这个激情澎湃的少年人,周遭的一切仿佛都没有办法提起他的兴趣,可是一旦讲到物理学,他的眼里就会蹭的一下冒出吓人的神采:“那个时候!只要我掌握了终极的公式!我就会计算出宇宙间将要发生的波动!我们就可以控制宇宙和地球的波动!世间万物!同频共振!”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