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页(1 / 1)

加入书签

('

而且武陵郡地势险要,但地盘并不大。诸葛亮不需要高级人才坐镇,留一个将领据守即可。

“丞相英明啊。”邓芝笑了笑,拱手道。

诸葛亮摇摇头,对此并不在意,他重新拿起政务说道。

“不过在此之前,我还需要一人前往东吴,去与孙权挑明利弊。孙权愚笨,我们若是不表明态度,东吴估计就要自乱了。”

“伯苗,能胜任这项任务吗?”

“芝敢不奉命?”邓芝拱手接令道。

上次在建业没骂爽就被赶出来了,邓芝一直耿耿于怀。现在蜀军携大胜之势,他倒想看看这次谁敢赶他!

…………

…………

…………

诸葛亮的猜想是没错的,东吴你要是不放过他,孙权真能死给你看。

陆逊在夷道大败的消息传过去,没多久,东吴上下就是一片恐慌。

与此同时,在濡须坞的曹休进攻愈发猛烈。吕范抵挡不住,接连派使者找孙权求援。

孙权这边此时正待在武昌,正准备前往江陵亲自督战的。没想到陆逊败的太突然,孙权只能带两万吴兵在武昌暂且驻扎。

当然,说实话孙权本人才是东吴最大的破绽。曹魏在探知孙权在武昌之后,寿春的魏军倾巢而出,直扑武昌而来。

伴随着濡须坞告急,武昌被围攻,陆逊前线求援……东吴在短短的半年时间成为了集火对象。

在武昌城内,孙权正面色阴沉的听着太常顾雍的汇报。

“至尊,这是各处递上来的战报,从现在来看我们四面全都遭遇了围攻。江陵,濡须坞,荆南,甚至交州!到处都是战火。”

“这是下面递上来的战报,总的来说并没有多少好消息!”大臣顾雍慢悠悠的说着,将一卷竹简递到了孙权面前。

孙权低头看了一下,挑了挑眉问道。

“只有这些?”

“不,至尊,这是豫章郡围剿山越人的捷报。”顾雍摇摇头,随后让书吏将后面一大摞堆积如山的竹简“哐”的一声摆在了孙权的桌子上。

“这才是前线告急战败的军报。”

看着面前垒的比他还高的竹简,孙权的神情逐渐僵硬了。

“东吴危矣!”

第165章 马谡恭喜你发财了

看着孙权紧张不安的神情,顾雍只能是暗地里摇摇头叹息了。说实话,拥戴孙权称帝是江东士族支持的。毕竟眼瞅着西边蜀汉和北边曹魏皇位都传到第二代了,他们这边还跟着一个王传出去多不好听啊。

他们江东带甲之兵数十万,贤才良将如云,凭什么不能有自己的皇帝?孙权,也是他们矮子里拔将军选出来的,拥戴其称帝刚合适。

但现实却让江东士族们措手不及,蜀汉和曹魏竟然放下彼此的成见一起来打他们了。

尤其是西面的蜀国,据说把北伐的物资都拿出来用来讨伐他们了。

这让江东士族很是愤慨,不是你们天天嚷嚷北伐吗?现在我们主动提议我们一起北伐,还是我们先出兵帮你们吸引火力。

结果你们不仅不买账,还来打你的盟友!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不过现在说什么也晚了,当陆逊被蜀军击垮,荆南一片反旗的时候,顾雍就知道大事不妙了。江东士族豪强重新进入了迷茫,已经有人开始思考喜迎王师时举“魏”还是“汉”的大旗了。

才经历石亭大捷没多久的东吴,一眨眼就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

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元叹……你说我该怎么办?”孙权略微了解了一下前线战场,神色有些灰暗。

他再怎么会制衡,在硬实力面前都显得那么幼稚。

事实证明,当别人不按照他的制衡策略来,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孱弱的东吴部队根本无法满足他的要求,他们甚至守卫不住大吴疆土!“至尊,现在恐怕只有修书请和,与蜀……汉军罢手言和了。”顾雍叹了一口气,郑重的拱手进言道。

“汉军顺江而来,显然是为了讨伐我们妄尊称帝一事。不如派遣使者试探蜀汉的态度,去除帝号,割让荆州领土以换和平。”

“现在曹魏势大,兵锋难以抵挡。若是我们被魏军所破,蜀汉也会唇亡齿寒,这点道理我想诸葛亮不会不知道。”

“真的只能到此为止了吗?”孙权嘴角扯了扯,感到了无尽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这是他距离帝位最近的一次啊……再往后他还有机会吗?至于丢不丢脸,孙权此刻已经不在乎了。但这个皇位,他是真的眼馋啊!

“至尊不必气馁,您还有机会的。”顾雍劝慰道。

“现在蜀汉的顶梁柱诸葛亮已经四十多岁了,且积劳成疾已久。至尊现在还算年轻,论起来绝对比诸葛亮寿命要长。”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