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页(1 / 1)
('
七万魏军迅速从雍州紧急撤离,走秦驰道回援关中。因为行军过于匆忙,大量的粮秣辎重被丢弃在了汧水西面。
而费祎这边也很会抓机会,在察觉到魏军紧急撤离之后,立马联系王平束吉发起夜袭。陇山蜀军趁夜色突袭,大败还没撤走的魏军部曲。
但是局势虽然糜烂,但郭淮顾不上这些了。数万魏军抛弃辎重,在几天时间轻军前行走完了十天的道路赶到了五丈原来堵蜀军主力。
在击破陈泰之后,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依靠险峻的山路护住褒斜道。当看到魏军主力抵达渭水北岸之后,诸葛亮便退至北山一线,让出五丈原示敌以弱。
他拢共就两万人,并非是蜀军主力。而对面魏军即便在马谡多次取胜,但依然有近十万大军,对蜀军兵力优势依然明显。
而且随着时间的继续,魏军关东兵马也在不断的向西调集。如果贸然发起进攻,很容易遭遇魏军主力的围攻。
而且因为着急来找马谡,所以诸葛亮的携带的粮食也不多。现在马谡都已经抓回来了,诸葛亮已经考虑退军的事情了。
一边不敢打,一边不想打,双方就在五丈原一线展开了对峙。
就在双方对垒半个月时间,谁也不敢先动。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诸葛亮突然察觉到在五丈原西边的大片农田里,粟米似乎成熟了。
第229章 抢收粮食
这一次曹魏数路大军伐蜀是关中春耕结束时发动的。十几万大军在从关中到陇右,来回厮杀了这么久,时间已经来到夏初了。西北地处于内地,降雨量没有东南那么高。这里一般种植的粮食有小麦和粟米两样,而且季节刚好不重样。
西北的粟米,也就是小米一般是秋季种,夏季收。当诸葛亮军屯五丈原的时候,关中那面的粟米就已经接近成熟了。
对于诸葛亮来说,虽然现在已经把马谡拽回来了,但是现在是不能立刻撤兵的。他需要在当地屯兵打一两个月,表现出他是有继续进攻的想法的。
毕竟你带了两万大军北伐,走褒斜道消耗如此巨大,只是为了接应马谡的话是很难服众的。诸葛亮必须表现出这一次是为了反击魏军攻势,接应马谡是顺带手的事情才行。
不过,屯兵下来打打看,诸葛亮携带的粮食并不充裕。所以在看上关中的粟米成熟之后,诸葛丞相就有想法了。
“丞相,已经探清楚了,这一片的粟米皆雍州伪魏屯田之粮。其数量之多,足以支撑是大军屯兵数月损耗!”
负责前往侦查的,是蜀汉一个基层都尉,其名句扶。在带着部曲探查之后,迅速给诸葛亮汇报上来。
听到句扶的汇报之后,诸葛亮接过禀报对照地图看了一番,眉头顿时皱成了一团。
此刻陈泰屯兵于五丈原以北,设营垒驻扎而守。所有的北上道路尽数被堵死,仅有些许缝隙可以供小股部队偷渡。
也就是说,诸葛亮要是想抢收渭北之粟,就得先击破陈泰部。
这就和屯兵固守,对垒渭水的策略相违背了。更何况诸葛亮此行带兵不多,自家强渡渭水困难重重。
而且别看陈泰之前输的那么惨,但是撤走的时候军队可并没有垮。到现在为止,陈泰总兵力仍然得有两万之多。
“怕是麻烦了……”诸葛亮摸着胡子,眉头紧锁开始琢磨起来。
很快,诸葛亮就看到了五丈原西面的山地。那一片地界丛林茂密,部队通行基本不会被注意到。
即便是强渡渭水,只要是动静不太大也不会让魏军注意到。
唯一的问题就是抢收粟米的时候,那么大一片地方很难让魏军不注意到。除非让魏军的注意力转移,让他们不得不把目光放在别的地方。
很快,诸葛亮就想到了一个人影,这位一出确实可以吸引注意力。
毕竟不看着他,魏军可就得吃大亏了。
但是,诸葛亮心里却没有底,毕竟这家伙一出来自己这边也得盯着他。你稍微一有不注意,他就直接往关中三辅钻。
没错,说的就是你马谡!
在沉思了良久之后,诸葛亮还是做出了决定。
“去把辅国将军马谡叫来,我有事安排给他!”诸葛亮挥挥手,叫亲卫去叫马谡。
而此刻马谡正在营地里抑郁呢。
被诸葛亮抓回来之后,马谡就失去自由发挥的机会。不仅如此,好像不解气一般,丞相把马谡那三千胡骑全要走了!
那可是三个营三千骑兵啊!马谡心里都在滴血。
当然这个也不可能怪诸葛亮,毕竟骑兵实在是太珍贵了,不能一直在马谡手上嚯嚯。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