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页(1 / 1)

加入书签

('

之所以商队要开始走上庸走私,主要原因还是关中战乱走私不动了。杨家为了多赚点钱,找到费祎又打通了上庸的商路。

信件最后费祎还把他推广的一系列措施列举了出来。

直到这个时候,诸葛亮才注意到陇右纸实际上已经进入丞相府了。只不过他事务繁忙,大多数都是看竹简所以没注意到。

“没想到啊,幼常竟然藏的这么深。”不过对此诸葛亮只是点点头,对这一切的变故非常满意。

这一切都是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对诸葛亮来说都是意外之喜。尤其是费祎对陇右纸未来前景的看好,让诸葛亮有了新的主意。

“幼常,你的奏折我会送到宫中由陛下亲自批准的。你的功劳届时于朝堂上再做封赏,你先回去吧!”诸葛亮站起了身,笑着对马谡说完,随后步行而出。

“公琰,带书吏跟我去一趟少府!”然后马谡就这么一脸懵逼的看着诸葛亮走了出去。直到这个时候,马谡也没反应过来,

“我啥时候又立功了?我怎么不知道?”

…………

…………

…………

此刻在西县,正在处理政务的费祎突然感到一阵恶寒。此刻他和柳隐一样,感觉好像自己的功劳被抢走了一般。

“这是什么感觉,莫非有人要谋害我……不应该啊。”费祎扶了扶官帽,下意识嘀咕道。

“现在我的书信应该已经送到丞相那里了吧,也不知道丞相会如何封赏某呢……”

对于这些,费祎一开始是一直悄咪咪瞒着的。他想等这一切都做大了,到瞒不住的时候再上报。

到时候一大堆好事凑在一起,功劳才会最大化。

只有这样,才能让他费祎的作用凸显出来。不然名声老是丞相给加的,费祎也感觉心里没底。

所以别看费祎是老好人就觉得他老实,这伙计也精明着呢……

甩了甩头,把刚才那股感觉压下去之后,费祎开始继续干起公务来。

…………

…………

…………

在马谡懵逼的时候,诸葛亮已经亲自带着蒋琬来到了少府。

蜀汉的蜀锦贸易与直百钱发售,全都是由少府负责的。诸葛亮此次来少府,也是为了直百钱一事。

马谡给他整出来了改良造纸术,无论产量成本还是质量都是上乘。这是有一个类似蜀锦一样近乎垄断的商品,是足以拿出来给直百钱站台的。

诸葛亮要把直百钱与陇右纸锚定在一起给蜀汉的直百钱提高一下价值。

东汉灭亡之后,魏蜀吴都尝试过发行新币。比如蜀直百钱,吴的大泉五千,又或者魏国的魏五珠……

不过貌似都不好使,类似吴的大泉五千都变成废铁了。市面上承认的货币,依然是汉五珠。

蜀锦锚定的直百钱地位也一直不稳定,加上蜀汉国库空虚,一直难以为继。

但陇右纸的出现,让诸葛亮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将直百钱地位提升的希望。

若是能成行,诸葛亮兴汉蓝图之中的内修政理,怕是又能进一大步了!“速速给费祎传信,让他找出善造纸工匠数十,护送到成都而来!”

诸葛亮在到少府的同时,命令书吏写信给费祎要人,同时派人前去成都工坊。

“速速前去工坊将蒲师请来少府,共同商议大事!”

第249章 谡乃扶社稷之臣

诸葛亮这边直接请来了工匠大师蒲元,开始在少府连夜商讨改良造纸术的规模化生产。最后嫌人手不够,诸葛亮又派人去把黄月英也薅了过来,一起讨论此事。

同时关于府兵制度,诸葛亮也交给了有司去讨论如何落实。

而马谡,则是一脸懵逼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完全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

不过这不重要,至少在诸葛亮眼里,马谡已经是社稷之臣了。他不仅继承了自己的传承,还在墨家造诣上有巨大的成就。

这一切都让诸葛亮对马谡越来越满意了。

在诸葛亮突然加班彻夜开始干活的时候,马谡则被逼着去了东宫。

在那里,蜀汉太子刘璿正在等待着他。

“学生见过马师!”刘璿见到马谡来到了东宫,立刻起身迎接,不过被马谡摁住了。

“殿下,你没必要迎接我的。”马谡摆摆手,淡淡的教育道。

礼法是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最糟糕的发明,让马谡极其厌恶。不过再怎么厌恶,当到了大事的时候马谡也不得不遵守。

这并不能加深马谡的作死值,还让马谡过的不舒坦。

就像人情送礼一样,就算你再厌恶,轮到你的时候你也不得不去做。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