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页(1 / 1)
('
十五万吴军最终在北伐坚持了两个月之后,依然无功而返。东吴内外多有怨言,不少诟病孙权的流言散播起来。
孙权对此貌似没有什么表示,返回建业之后就再也没露过面。不过十几万吴军开始逐步遣散,只留数万兵马返回夏口驻屯。
这一切都显得非常正常,东吴内部显得极为平静。不过隐藏在平静之下的暗流,却是在不断的涌动。
“禀将军,这一个月荆州方向大量僧侣商人突然往来频繁。在江陵的细作也汇报,当地吴军开始加大操练力度,这绝对是不同寻常的情况。”
在襄阳,坐镇此地的向宠接到了荆州方向的情报。鉴于东吴极其善于隐藏背刺,所以自关羽之后,东吴的情报就是事无巨细,皆要上报。
所以别看曹魏那边以为是秘密联吴伐蜀,实际上蜀汉这边已经有所防备了。
“僧侣?商人?东吴真是一个招数想用一辈子啊。”向宠轻轻的摇了摇头,继续翻阅起情报,开始评估此次东吴出兵的规模。
“说起来,征北将军对此有什么看法吗?”
“征北将军说……”信使欲言又止,看了一眼向宠之后才小心翼翼的说,
“接着奏乐接着舞……”
向宠:“……”
“征北将军一向如此,自信的有些不像话了。”向宠轻轻摇了摇头,“算了,还是我自己做好准备……”
“禀将军,长水校尉马岱求见!”
“马岱来了?他不是跟着文长入驻新野了吗?”向宠挠挠头,不过还是摆摆手让侍卫把马岱带进来。这也是马谡的嫡系,当初是跟随马谡一起在陇右募兵的,这几年军功积攒飞快,都快撵上他了。
当然了,这些年只要你跟着马谡还能活下来,军功绝对不会缺乏了。他们完全不需要和向宠这样,坐镇一方慢悠悠熬资历。
可惜啊,啥时候我向宠也能跟着马谡混点战功,晋升速度快一点啊。
这位被先帝称“能”的大才,目前在蜀汉一直是熬资历的状态。
向宠是这样想的,随后起身迎接进门的马岱。然而当看到马岱身后还跟着一个人的时候,向宠眼睛顿时一凝,当看清之后顿时眼睛瞪的老大。
“嗯?”
第367章 顺利的有点不像话
建兴十一年十二月,此刻颍川汉军与魏军对垒三个月。颍川南部十余万百姓全都迁回南阳,甚至有汉军已经开始就地军屯了。而马谡的大旗,依然高悬在颍阳城外的大营,证明马爷还在此处。
而这个时候,东吴方面依然平静的不像话。即便是夏口,僧侣和商人也都没那么多了,一切都趋近于稳定。
而襄樊的汉军同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懈怠,大量士卒都开始偷懒。不过这也正常,自从襄樊投降蜀汉之后,此处已经好几个月不打打仗了。
战线都推到颍川了,这里都成了大后方了,谁还会那么警戒。
就在一日,将军向宠按照惯例前往樊城巡视的时候,襄阳城外的汉水缓缓驶来十余艘船只。每一艘船只上多身穿白衣服饰的商人,平缓的来到了襄阳城附近。
“来者止步!现在商人不允许通行!”守备港口的汉军士卒发现,迅速集结人马堵在了港口附近,要求商船离开。
十几艘规模不大的船只迅速停在江心,只有一艘小船缓缓驶了过来。一个商人头领模样的中年男子笑容满面而来,向汉军守备拱拱手道。
“军爷,近来我们听闻战事原因,南阳粮食匮乏。我们要去宛城做生意,还请行個方便。”
说话间,这个商人悄咪咪的塞给这个守备一袋很有分量的袋子。这个守备微微一怔,迅速接了过来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顿时一喜,“五铢?”
“诶,军爷行个方便,我们就在此处休息一晚就走,我们回来的时候还会找您。”商人头领笑容满面,小声的向这个守备承诺道。
“不会是大泉钱的,绝对是五铢!”
虽然现在已经是三国时代中期了,三个国家都发行了新币。不过哪怕是蜀汉的直白钱,在黑市上也比不上东汉时代的五铢钱值。
五铢这玩意即便已经绝版了,但其的含铜量注定了五铢价格不可能低了。
这么一大袋五铢,显然价值不菲,用来当过路费确实不错。
这个守备迟疑了一下,不过掂量了一下手中的钱袋子,随后艰难的点了点头,“明天就赶紧走,向将军很快就回来了,别让别人看见了。”
“好嘞军爷,慢走啊军爷!”
有了守备的默许,十几艘商船就这么成功的在襄阳的港口停泊下来。汉军士卒甚至没有检查他们的行装,自始至终轻松的不像话。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