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页(1 / 1)

加入书签

('

看到丞相如此愤怒,马谡缩了缩脖子,不过还是小心翼翼的开口说道,“丞相,某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敌军势大,我们正面确实难以抵御。”

“当时颍川魏军有十余万,关东伪魏各路兵马加起来得超过二十万。某手上只有五万人,还要一面包围宛城,提防武关,一面南堵襄樊,兵力太过紧缺了。”

“咱们无论是国力还是兵力都处于弱势,不赌一把能赢吗?”

虽说在作死方面马谡确实是故意的有点理亏,但总的来说也是正常的。

当时昆阳兵力不过两万,伪魏有十余万大军呢。要是不趁着他们大军未能完全集结之前做动作,等魏军主力云集昆阳,马谡就算想发挥也无用武之地了。

在这种情况下,马谡本身也没有别的选择。毕竟作为一個弱者,在面对实力悬殊之下无论怎么选实际上都是错的。

马谡的解释确实让诸葛亮脸色略微缓和了一下,这确实是事实。

事实上马谡能以五万汉军兵出武当,在短短一年时间迅速收复南阳,将战线推到颍川确实是大功。即便是让诸葛亮自己来,他也没有把握可以做到这一步。

“你啊!把战果看的太重了!你难道忘记了你自己的身份了吗?”诸葛亮以羽扇指了指马谡,轻轻的摇摇头,“你这个征北将军身系大汉北伐半壁,你真的觉得你战死了南阳就能保住吗?”

“真是笑话了,你忘记了夏侯渊的教训了吗!”

“下次不会了,下次不会了!”马谡连连点头,向诸葛亮各种保证知错了。不过具体下次还敢不敢,这个就要打一个引号了。

“总的来说,这一次你的表现很不错。不仅收复了南阳,还吸引了伪魏大量的关东力量。同时还能防备住东吴的偷袭,反败为胜,确实值得称赞。”

诸葛亮无奈的摇了摇头,平静的开口说道,“如此大胜,乃我大汉有史以来最大的胜利。无论如何,这一次回成都你的封赏都不会低了。”

“等返回成都,我会亲自给你表功,由陛下进行封赏。所有军功赏赐也都会优先考虑你的部曲的。”

“好嘞丞相,没什么事情我先走了。”马谡拱拱手感谢丞相的栽培,然后转身就想走。

“我没说你可以走了。”

诸葛亮平淡的话语追了上来,让马谡笑容顿时僵住了。

“丞相,您气还没消吗?”

“我气消了不等于我不抽你。”

…………

那一天,整个南郑都能听到马谡的惨叫。整个南郑都知道了,大汉征北将军被丞相亲自下场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识就是力量。即便你是打遍天下的神威将军,在丞相面前也照样得挨抽。

而当马谡灰溜溜的从郡府出来的时候,然后就看到门外拥挤着一大片的人。文管武官,包括吴懿陈式全都在门外,人数之多让马谡怀疑整个南郑的官员都跑过来了。

看到马出来,所有人全都大笑着一哄而散,只留下马谡一个人在原地一脸黑线。

合计着你们一直在看戏是吧?

第383章 论功行赏

虽然抽了马谡一顿,不过实际上诸葛亮并没有下狠手。最多的就是告诫一下马谡,让他明白自身的重要性。毕竟马谡作为蜀汉未来的军界顶梁柱,这几年大汉大半军官都和他有关系。尤其是柳隐姜维这一帮新人,都是马谡一手带起来的。

他要是死了,蜀汉一半的部队将无人能稳得住。现在顺利的北伐大业的进展将会被拦腰打断,甚至让如此好的形势白白流失。

也正因为如此,诸葛亮才会如此生气马谡的不负责任。你一个身系蜀汉前途的将领怎能如此放浪,你不知道你把兵法大忌犯了一个遍吗?不过即便生气,该给马谡表功还是得表,而且得大赏。

诸葛亮很快把马谡汇报上来的斩获和战功汇总一番,随后开始整理上表。

随后汉军在南郑驻守了半个月,诸葛亮基本上全都在整理表功事宜。因为这一次斩获巨大,诸葛亮不仅要整理好,还得准备好给刘禅的封赏建议。

蜀汉家底薄,还欠着不少债务,可谓是穷的不行。即便这几年形势有所好转,但依然是入不敷出。

所以虽然马谡立功巨大,甚至可以说是不世之功,但蜀汉方面封赏却属实无法慷慨。更何况除了马谡,他底下那一大帮的将士军官的军功也得兑现,战死者抚恤也得分发……

总而言之,这一切都让蜀汉必须精打细算,把仅有的那点家底优先供给马谡这一派才行。

在南郑休整了半个多月,基本把所有事情都理顺之后,诸葛亮这才引军南归,自南郑返回成都。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