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页(1 / 1)
('
当然这期间显然有无数儒学世家会恨透了他这个砸他们饭碗的人。不过对此马谡并不以为意,又或者说他非常乐于这么做。
有本事来弄死我,我马谡保证站在这里让你杀!
…………
…………
…………
在蜀汉这边马谡正趁着仅有的一点空闲,在成都开始搞事情的时候,长安方向司马懿的处境就不是很好。
或许不能说不是很好,应该说很不好!
“蜀军退到扶风郡就不再撤了吗?”司马懿看着斥候,面色平静的询问道。
“禀都督,的确如此,蜀军撤至扶风郡就停止了后撤。看架势应该是打算以扶风郡为前线……”
“这么说来,距离下一次蜀军出川的时间不远了。”司马懿轻轻的点了点头,看不出是高兴还是愤怒。
郭淮,陈泰,费曜,孙礼,胡遵等人位列两旁,神情各异。绝大部分人脸色都极为凝重,对接下来的大战都没有底。
上次最能打的马谡没来,仅仅一个诸葛亮带三万多人来他们就只能紧守关隘了。现在蜀军马上就要主力尽出了,到时候蜀汉全家上阵,自家这边能挡得住吗?至少在郭淮陈泰这帮人看来,完全没戏。陈泰甚至提出了建议,希望准备放弃关中,主力退守潼关吧。
马谡想南阳以几万人扛住了二十万关东魏军的冲击。现在仅以关中的兵力以及无险可守的关中平原,他们若是撤晚了很可能被堵死在关中。
这个建议得到不少西北将领的支持,不过被铁血鹰派司马懿给否决了。
“陛下那边怎么说?可有支援?”司马懿看向了自己的儿子司马师,平静的询问道。
“陛下对此甚是忧虑,已经下诏要出兵增援关中了。”司马师点了点头,不过面色有几分犹豫,
“不过因为颍川军事压力巨大,洛阳尹那边表示中央同样需要兵力拱卫。所以最终只有族叔司马孚引兵两万,自潼关增援而来。”
此话一出,整个屋里一片死寂,所有人都沉默下来。
两万人……这点兵力在接下来数十万人对战里简直是杯水车薪。就给这么一点增援,关中怎么可能守得住?
第389章 司马家族的投资算法
此刻,整个长安大堂都是寂静一片,所有人面对眼前的形势全都沉默的出奇。
眼下关中总兵力不过十二万,这还是经过司马懿屯田两年的举措。即便加上司马孚即将支援过来的兵马,眼下可用之兵也就不足十五万。
这两年汉军打的如此凶猛,实力在飞速的膨胀。下一次北伐根据司马懿估计,得至少有十万以上。
纸面上,关中守军貌似依然拥有人数上的优势。但其中有两万左右的士卒都是新募的关东新兵,战力难以保证。剩余的十万之众也并非全都是关中本地人,有相当多的士卒是雍州和关西人士。
他们的作战意志显然不甚理想,这也是关中诸将头疼的问题。
并州方向,并州刺史王经与萧关驻军将会与他们并肩作战。但这两年蜀汉在北地势力发展的非常迅速,通过军阵与血税的手段凝聚了巨大的力量。
此刻无论是并州还是幽州,都面临北境蜀军的军事压力。所以虽然名义上并州军会和他们并肩作战,但事实上只能提供出帮助以外的所有支持
显然,现在司马懿面对着一个非常令人头疼的的烂摊子。
“可惜伯道死于陈仓,他虽然喜女装好龙阳,但守城拒敌确实乃关中首屈一指。”郭淮轻轻的摇摇头,有些悲哀的惋惜道。
作为关中老资历的大将,郭淮可是深刻知道最早死在马谡手上的那两个将领能力如何。尤其是郝昭,如果他还活着,有他据守一处,最起码能让蜀军束手无策。
“有什么可惋惜的,即便没有郝将军,某也能让马谡寸步不能前。”司马懿突然开口道,面色平静的扫视了一番在座的所有人,随后继续吩咐道,
“郭淮,你负责前往镇守武功,防备蜀军自褒斜道杀出!”
“唯!”
“陈泰领兵前往渭水北岸背水扎营,与萧关以为犄角之势,以分蜀军兵势!”
“都督,这……”
“胡遵负责镇守武关,防止蜀军自南阳北上突袭关中。其余诸将皆留镇长安,随我统大军抵御蜀军,务必要做到让蜀军大败而归!”
“在蜀军出战之后,所有人务必要做好御敌准备!”
“唯!”
司马懿迅速下达了命令,并调整了整个关中的战略部署。让跟马谡打过仗,熟悉这個疯子作战风格的郭淮与陈泰负责镇守关中两个最前线。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