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页(1 / 1)
('
多么广袤的关中平原啊,这都是大汉的领土!很快,马谡黄权等人就抵达了长安,陈式第一时间拉着一脸死灰的马谡去面见诸葛亮,而黄权则在外面等一会。很快,黄权就听到了里面马谡宛如杀猪一般的惨叫。同时丞相府的所有官员,包括刚刚入职的杨准全都扔下工作去偷听,搞得黄权一脸莫名其妙。
这又是什么奇怪的play啊?而在丞相府里堂,在狠抽了马谡一顿之后,诸葛亮依然有些不解气,指着马谡恨铁不成钢,“幼常啊幼常,你就不能让我省点心吗?天天玩这种比魏延还冒险的行动,你难道不怕哪天出意外吗?”
“意外?还有这好事……咳咳,我是说,意外肯定可能有的,但是高风险高回报,总是值得放手一搏的。”
“这次这不就把公衡给赎回来了吗?下一次没准就……”
“你还想有下一次?”诸葛亮脸色顿时一黑,拿起鸡毛禅子就打算继续抽。马谡见此情形连忙打算开溜,不过诸葛亮一句话让他动作顿住了。
“回来!不许走!”
“丞相,咱还有正事……”
“我说的就是正事!”诸葛亮冷着脸把鸡毛禅子放下,长呼了一口气。强行把一肚子火往下压了压,这才平静下来。
“陛下马上就要来长安了,成都那边也准备的差不多了。现在我需要返回成都,与蒋琬他们张罗收尾,并随陛下一起北行。”
“你在长安坐镇不要随意外出走动了,等陛下来到长安!”
“如果你再乱跑,我可就要亲自去抓你了!到时候可就不是挨顿抽的事了!”
说着,诸葛亮眼底露出几分杀气,震慑的马谡不敢动弹。这一次诸葛亮是认真的,要是马谡再跑,他真会把马谡关在长安养老。
反正目前为止北伐事业一片光明,马谡这個时候就算不上战场也问题不大。
毕竟这么多年了,马谡的威望和名声也打出去了。哪怕诸葛亮把他关在长安养老什么都不做,对北伐也是有巨大增益的。
反倒是马谡要是死了,对未来的东征事业打击是巨大的。
对此马谡也看的很明白,立马点头承诺,迁都的最后一段时间他绝对不会乱跑。
不过马谡也有些惊讶,不知不觉迁都已经就差最后这一哆嗦了。而丞相在这个时候决定返回成都,亲自负责这件事。
马谡离开内堂之后,这才轮到黄权进屋。这两个季汉朝廷的重臣,时隔十三年终于又会面了。
当天,诸葛亮和黄权就秉烛夜谈到了深夜,彼此百感交集,唏嘘不已。次日,初来乍到黄权就代为丞相府长史,接替诸葛亮与马谡共同处理长安事务。
而诸葛亮本人,则坐四轮车带人离开了长安,自子午谷直奔成都而去。他将会在成都亲自处理完迁都的最后事情,并跟随天子车驾一起北入长安。
第481章 大汉兴衰事,皆在童谣中
诸葛亮返回成都之后,马谡也只能老老实实待在长安了。然后马谡就要面对太子的控诉,在刘璿的委屈的痛哭之中安慰太子。
没办法,谁让马谡耍无赖,偷袭了刘璿这个十岁的少年人呢。而且作为太子太傅,太子哭了他也有义务去哄他。
在哄天子的同时,马谡同样还得跟黄权一起处理起政务。
这些政务原本是诸葛亮一个人处理,基本一天就能办完还有时间喝杯茶。而现在,马谡和黄权两人一起处理到深夜都没完成,工作多的难以置信。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马谡才真正能切身体会到丞相的才能有多强。也怪不得他在外作死这么多次,朝堂上一点对他的动静都没有。
不然光马谡那一次次僭越的作死举动,足够他下狱好几次。但每一次内部的影响都被诸葛亮提前解决了,这才让马谡可以一直作死但依然深受皇帝信任。
“孔明真乃卧龙啊,这么多公务竟然只是他一天的工作量。”工作之余,黄权同样不由感慨道,“也不知道孔明这么多年是怎么撑下来的。如果换成某,恐怕早就累死了吧,哪有余力开展北伐啊。”
“怪不得幼常你用兵喜欢冒险,这局势真不容易破局。”
黄权治世才能虽然比不上诸葛亮,但军事才能是很高的。在马谡将这些年的形势变化跟他讲解之后,黄权被震撼的说不出话来。
平心而论,不管把他放在诸葛亮的位置,还是马谡的位置,他都做不到更好。尤其是那种绝望的处境,他大概率会直接意志崩塌摆烂吧。
“罢了,幼常这些事情由我来做吧,你去休息吧。”黄权沉默了一会,突然开口说道,并主动提出让马谡休息一下。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