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页(1 / 1)

加入书签

('

而黄权则加封司徒,同样封县侯,其子黄崇封为列侯。

而在北伐之中病逝或者累死的老臣,也都获得了抚恤与封赏。

短短这么一上午的时间,大汉的朝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少生面孔的加入以及不少熟面孔的退场,使得整个朝堂暗流涌动。

在上面看着这一幕的诸葛亮因此而微微叹息了一声,估计光重新安抚人心就得他忙一阵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次迁都封赏之后,刘禅下诏大赦天下。但是并没有因此改元,而是继续沿用了建兴的年号。

这算是诸葛亮等文臣商讨出来的结果,都认为现在不应该改元。毕竟按照迷信点的说法,大汉都是想建兴年间兴盛的,万一改元之后出问题了呢?虽然诸葛亮这帮人并不封建迷信,但是在这种大事面前,还是要慎重。最后就是在这一次迁都之后,仅仅是破例大赦,并没有因此改元。

完成这些,这个长达四个时辰的封赏朝议也结束了。刘禅肉眼可见的疲惫,而且貌似表现的……很饿。

“散朝!”刘禅强撑着下诏散朝,百官也都欢喜鼓舞的离开。

之后百官都需要完成剩下的搬家事宜,而刘禅也得带着皇室搬进宫中。

“幼常!现在我们应该叫你武安侯骠骑大将军了!哈哈哈……”散朝之后,吴班第一时间找上了马谡,大笑着揽住马谡道,“走!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喝酒庆了,带上你的酒,我做主吃饭。”

“你的真实目的就是想要我的烈酒吧。”马谡撇了撇嘴,对于吴班的小心思心知肚明。

自从上次拿烈酒把刘璿给灌醉了,吴班貌似就一直惦记着,现在可算让他找到机会了。

“喝酒吗?带我一个!”魏延这个时候也冒了出来,一脸兴奋的笑着说道。

这家伙自从受封大将军之后,嘴巴都快咧到耳朵根去了。要不是诸葛亮事先警告过他不能出声,他没准会当场笑出来。

这帮武将皆大欢喜,各个都对自己收到的封赏极其满意。但是也并非是所有军中的人都高兴,比如杨仪他就对此很不满意。

“丞相!为何要让马谡开府掌天下兵权?我对此无法表示认同!”

第484章 对大族的处理方案

在诸葛亮返回到丞相府之后,杨仪第一时间向他表述了自己的不满。因为左右并无旁人,杨仪非常赤裸裸的表达他对马谡的不认同。“丞相!马谡用兵冒险,丝毫不顾忌后果。让这样的人统领天下兵权,您真的放心吗?”

“要我说,这大将军职位依然得归您才行。除了您之外,谁统兵我都难以认同。”

“威公,此事乃国家大事,勿要意气用事。”诸葛亮对此眉头皱了一下,他发现杨仪对马谡的不满好像超乎他的想象。

不应该啊,我让杨仪和马谡从未有过多交集,俩人的矛盾应该不激烈啊。但是现在看杨仪对马谡念念不忘的态度,显然不满情绪已经累加很长时间了。

该说杨仪恃才傲物,意气用事呢,还是该说马谡作死,给杨仪添麻烦了呢?

对此诸葛亮有些头疼,但是还是劝了杨仪两句。但对此杨仪依然念念叨叨,说什么也不愿意在马谡手底下干活。

一直到杨仪离开,他都没有改变主意。

在杨仪走出门外时,正好看到马谡前来找诸葛亮汇报。俩人在门口相遇之后,杨仪对着马谡冷哼了一声,直接扬长而去。

这一副作态把马谡整的莫名其妙,在见到诸葛亮之后,马谡第一时间询问道。

“丞相,杨仪今天吃枪药了吗?看上去怎么如此生气?”

“威公他……还是太傲了。”诸葛亮无奈的摆摆手,并没有给马谡解释太多。不过马谡看诸葛亮这个态度,大概也能猜出啥来了。

杨仪这是把我当做魏延了,看样子很敌视我啊。

历史上杨仪和魏延,那可真是蜀汉的一对奇葩。一个情商低脾气暴,一个恃才傲物,盛气凌人。

俩人从认识开始就不对付,魏延甚至拔刀吓唬过杨仪。而杨仪也没怂,在诸葛亮死之后直接自作主张,领兵把魏延全家给砍了。

在砍死魏延之后,杨仪还不解气,踩着魏延的脑袋破口大骂。堂堂一代镇北将军,就这样死在了自己人的手上。

然后杨仪回到成都就被贬为了庶民,很快就死在监狱之中。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人的得以幸终……

嗯?等等?

“杨仪从来不会顾及大局,同样会意气用事……被这么好的猪队友惦记上,我应该高兴才对啊。”马谡突然想到了什么,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