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页(1 / 1)
('
“今日朕与诸位股肱之臣欢聚一堂,岂能不尽兴而归?皆与朕共举杯,为大汉!”刘禅显得非常兴奋,可算是让他找到一次欢庆的机会了。
在他的带动下,文武百官皆喜气洋洋,举杯共饮。而在宴席中心,近百宫女于其中载歌载舞助兴,不过马谡貌似在其中看到了一个熟人的身影。
诶,我是不是忘了把曹芳他妈还回去了?啧,原来陛下也好这一口啊。
就在这个时候骠骑将军府老将马岱突然开口了,带动着将军府一众武将一起唱了起来。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日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日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一众武将兴致上来了,文臣自然也不会落后。蒋琬亲自带着一众文臣以《长歌行》回应他们。
不过这个时候马谡本人却突然想到了什么,看向诸葛亮道,
“丞相,这么隆重的晚宴,要不您也来一段?”
诸葛亮瞥了马谡一眼,并没有回话,让马谡有些尴尬。不过就在他以为丞相不好这一口时,诸葛亮却突然抬头高歌曰,
“步出齐城门,遥望荡阴里。”“里中有三坟,累累正相似。”
“问是谁家墓,田疆古治氏。”
“力能排南山,又能绝地纪。”
“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谁能为此谋,相国齐晏子!”
诸葛亮突然的高歌让全场官员,甚至刘禅都愣住了。以至于诸葛亮唱完的时候,全场一度有些沉寂。
“陛下!老臣有些失态了。”诸葛亮微微一笑,拱拱手向刘禅道。
“相父哪里话,此乃真性情!”刘禅反应了过来,立马站起身道。
随后百官才都反应过来,纷纷为诸葛亮欢呼起来。而马谡却看到了诸葛亮对他意味深长的眼神,显然这是对马谡的劝告。
诸葛亮一生好为《梁甫吟》,一直拿这个提醒自己要谦卑,不要因为个人恩怨而牵连对国有功的大臣。
“骠骑将军也来来一段如何?”这个时候,旁边的费祎也突然开口了,乐呵呵的推了马谡一把道。
“我不善于歌赋,一届武人才学疏浅。”马谡连忙举手投降,自谦的说道。
“这会又成武人了,你马幼常身份变化挺快啊。”蒋琬翻了翻白眼,直截了当的说道。
“汉乐府自己选一首吧,好歹是骠骑将军,怎么都得来一段!”
最后被逼得没办法,马谡只能对后人默默的道个歉了,最后也没逃过文抄公的命运。
“月黑夜风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此言一出,全场又是一阵沉寂,连诸葛亮看向马谡的眼神都多了几分惊讶。
“看不出来啊幼常,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文采倒是没落下。”蒋琬有些惊讶,摸了摸下巴道,
“就是这格式有些新颖,看样子你说的没错,你确实不善于歌赋……”
五言律诗在东汉已经有出现了,不过并非主体。魏晋时汉赋的格式依然大行其道,这种毕竟是少数。
不过不管怎么说,马谡这诗词文采依然可以很明显的看得出来。
“好,爱卿皆大才,乃汉室之幸也。”刘禅也很高兴,举杯向马谡道。
“陛下,思蜀乎?”这个时候,马谡突然鬼使神差的问了一句。
“此间乐,不思蜀。”刘禅不假思索的回答道。但是随后还没等诸葛亮眉头皱起来,他又笑了笑,开口道。
“但思蜀地于诸爱卿的君臣相宜尔。”
第538章 秦宓的怨念
刘禅是一个合格的君主吗?这个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至少单就能力来说他并不合格。但作为老刘家的人,论起收拢人心这一块,刘禅还是比较有天赋的。比如在这个时候,这么一抖机灵说出来的乐不思蜀,就让不少官员非常感动。哪怕是诸葛亮,嘴角也多了几分笑意。
“不愧是老刘家的,这话术真得给满分!”
马谡看着刘禅,不由心里嘀咕了一句。这种情商与拉拢人心的的气魄,后面很多君主都达不到的。
若不是在三国,这谥号高低也得给一个仁了。
在刘禅一番演说之后,全场文武百官皆颇有感触。不过刘禅也没有沉默太久,随后拉着几位近臣亲自唱起了昔日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伴随着刘禅的歌唱,宴席气氛进入了高潮。各個文臣武将彼此举杯相庆,觥筹交错之间尽显唏嘘。在一片喝酒宴席之中,相互感慨这些年来彼此的不易。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