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页(1 / 1)
('
“带上骑兵就太过浪费了,这些大汉男儿应该在更需要他们的战场发光发热!”
随后,马谡根本不给姜维进一步劝说的机会,立马拍板道。“就这样吧,我亲自带选锋营精兵南下,率先攻取东海国,并拦截淮南魏军的主力。伯约,你引兵南下与休然夹击南兖州,尽快结束兖州战事!”
“一定要速战速决,若是让淮南魏军跑回河北,未来我们北伐将会变得极其艰难!”
…………
…………
…………
马谡的反应是足够及时的,因为在他拍板的同一时刻,寿春的魏军也已经开拔了。
此次撤退,所有魏军将领士卒无不留恋的望着寿春城。根据他们接到的命令来看,他们可能从此再也不会回到寿春来了。
而北归的主将,也从司马昭变成了郭淮与司马师。至于镇南将军诸葛诞,却被极其诡异的留了下来。
对此,司马师给出的理由是,他们这一次是去河北应战蜀军。只要打赢了,就可以把蜀军赶回洛阳,淮南就是转危为安了。
所以留诸葛诞负责镇守淮南,等待他们回来。
当然这些屁话骗骗小孩还行,作为功犬诸葛诞很清楚,这就是把他当弃卒了。但他并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的接下了这个命令。
临行之前,郭淮也看出来诸葛诞的失望之色。于是好心的给出建议,表示若事出紧急,可南面称臣,天子不会怪罪的。
对此,诸葛诞给出的答复是,
“宁予蜀寇,不予吴贼!”
对于诸葛诞的态度,郭淮也没说什么,而是拱了拱手道别。
道别了诸葛诞,郭淮与司马师率军八万向下邳撤退。随后自下邳渡过泗水,东海国方向撤退而来。
自下邳向东海国一路皆有水路借力,大军行军速度一下子就听提升起来。八万魏军在短短数日的时间就进入东海国境内。
接下来,他们只需要一路向北迅速进入琅琊境内,那他们就可以赶在汉军抵达之前返回河北。到时候马谡想要追击,就只能翻山越岭追到青州了。
不过,就当魏军主力继续向开阳行进时,突然接到了一个使者。
“征西将军,征北将军,东海王现在全家都在利城。鉴于现在蜀军将至的情况,希望您可以派人接应一下。”
东海王的使者拱了拱手,小心翼翼的向司马师进言道。
“东海王?他不是早就接到撤退的旨意了吗?我听闻天子都在洛阳为其准备了府邸来着。”司马师听到使者的请示,不由愣了一下,随后神情疑惑的询问道。
第634章 琅琊之战
因为随着蜀军不断的攻拔中原,大量的曹魏宗室被启用迁移。向曹霖这样的直系宗室,朝廷早就派人通知他们往洛阳搬迁了。但是曹霖却直到他们淮南军都已经撤回来了,却依然没完成搬迁,这让司马师有些疑惑。
面对司马师的询问,使者沉默了一下,随后小心翼翼的说道,“禀征西将军……因为前段时间东海国的储君生重病,受不了搬迁的奔波。东海王殿下为了储君的安危,不得不推迟搬迁的日期……”
“所以他就为了为了自己的储君,一直拖到现在?还想让我们淮南军护卫他们北归?”司马师脸色顿时变得有些难看,紧紧的顶着使者道。
“呃……征西将军恕罪!”使者大惊,连忙向司马师拱手谢罪道。
别看他们都是曹魏皇家的宗室,一方郡王。但事实上是,他们自曹丕之后就已经彻底失势,基本上就是被圈养的猪而已。
别说征西将军司马师了,就算一个过路的太守都比东海王有权势。
也正因为如此,面对司马师的愤怒,使者不得不主动谢罪。
在这个节骨眼上,郭淮不得不站出来打圆场。连忙拍了拍司马师的肩膀,随后笑着说道,
“无妨无妨,不过是派几百人去帮个忙而已……东海王算起来还是当今陛下的叔叔呢,结个善缘也好……”
在郭淮的和稀泥下,司马师也不得不点头同意。八万魏军就这样在东海国暂时驻扎两日,并分派士卒去帮东海王一家搬迁。
这事情并不算难,因为东海王曹霖全家人也不多。在百余士卒的帮帮衬下,很快就打包好细软家财,然后来到了治所与司马师汇合。
就这点事情,拢共就拖延了两日左右。司马师也只能祈祷这么两天时间没有耽误什么,千万别延误军情。
但是吧,这人啊越怕什么越来什么。就在司马师心里犯嘀咕的时候,魏军也来到了东海国与琅琊国的边界。
也就在这個时候,司马师突然接到了侧面斥候紧急的来报。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