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页(1 / 1)

加入书签

('

水渠与道路,是古代封建王朝最重要的两项基建之一。前者可以提高耕地的产出与肥力,后者降低了粮秣的损耗。

当然,基建并不仅仅只有这两条。为了粮秣转运方便,朝廷还会在各个交通节点上修筑粮仓储存,以此降低粮秣的损耗。

这些自秦汉大一统开始,中原王朝已经干了无数次了,大部分百姓早已经熟悉流程了。所以在征发之后甚至不用官府招呼,黔首就知道该干什么。

自寿春至合肥,两淮数万百姓在官府动员下大举修缮道路。原本难以支撑需求的两淮道路,很快就得到了一定的修复。

“看样子我还是低估了大汉百姓的工作效率与勤劳程度了……”在修缮工程进行之时,马谡还亲自巡视了一番。望着许多不用招呼,自己就热火朝天开干的百姓,马谡不由咂舌道。

“这是正常情况,毕竟这里是他们的家园。”邓艾对此倒是还不意外,甚至还嫌弃活干的太慢了。

“很多百姓世代居住于此,这道路损坏对他们的生活影响也很大。况且应征徭役朝廷还会提供口粮,大部分良家子都是十分乐意应征徭役的。”

“可惜了,即便是把两淮所有的道路恢复至后汉时代的规模,能降低的运输损耗也是有极限的。”马谡轻轻的摇了摇头,望着地图眉头紧锁道。

整个中原水系与两淮水系是连通的,但中间水力非常疲软。想从寿春向中央运送粮秣,中途还是要走很长一段陆路,这损耗就非常大了。

于是,在见到征召的两家子基建建设速度如此之快,马谡又多了一个新的想法。

若是有机会从中开挖出一条自两淮江东直达洛阳的运河,显然对朝廷的运转非常有利。而且也可以顺利打击江东自守势力,加强朝廷在东南的控制力。

这便是历史上隋朝时期修缮的京杭大运河。一条从杭州直达洛阳的运河,对南北统一有着巨大的帮助。

但他的缺点显然也很大,那就是太过劳民伤财了。如此庞大的工程,甚至需要动员整个关东的百姓参与其中,动工数年方能成功。

所以,在沉思良久之后,马谡还是摇了摇头将这个年头给按了下去。

虽然很想削弱关东势力,但让他逼整个关东所有人耗尽一切去干这种大规模奇观,他还是做不出来。更何况中原已经经历几十年的混战了,底层黔首已经疲惫不堪了。

乱世之后,还是以休养生息为主。

“罢了,我就把开挖运河的理论给整出来就行了。至于什么时候开挖运河,还是等后人去干吧。”马谡轻轻的摇了摇头,在沉思良久之后最终做出了决定。

运河可以不挖,但是开挖的理论支持务必要提前搞出来。

第677章 全是算计

在做出决定之后,马谡重新返回了寿春。在拉上几个学士,并给邓艾交代完后续屯耕部署之后,马谡亲自踏上了考察地形的道路。对于马谡一刻也闲不下来的性格,邓艾也是很无奈。都是当朝大将军了,还是这么喜欢只带几个人到处乱窜。

您好歹歇一歇啊,每天泡杯茶晒晒太阳不好吗?都打了这么多年仗了,好好享受一下不好吗?

但马谡却就是闲不下来,或者说他至今都没有养老的想法。

在拉上几个学士以及护卫数人之后,马谡亲自踏上了勘探南方地势的道路。

运河开挖是很有讲究的,运河走向,地势方位甚至沿途百姓都要考虑其中。这是一个极其严谨的事情,要是稍有不慎,甚至可能变成人为的中原水灾。

不过好在,马谡作为过来人,早已经过来了。两世为人的他基本只需要按照记忆里的京杭运河的水路去勘探,基本就能将运河复刻出来。

马谡将这一系列的结果全都记录下来,准备全都汇总入《运河论》里。

有了理论知识,等大汉对此事有了需求的时候,一切也就水到渠成了。

唉,为了这個家操碎了心啊,没有我马谡这个家就得散伙了!…………

…………

…………

在马谡研究南北运河开挖的可能,并亲自勘探山川地貌的同时,河北并不风平浪静。

此时,司马师和曹爽依然在冀州境内开撕。

事实证明,如果曹爽自己不投,即便是司马师也很难速战了结他。双方愣是互撕了近两年,一直到现在都还没盖棺定论呢。

毕竟曹爽作为曹家宗室,在国内影响力还是有的。虽然一直在被司马师胖揍,甚至连曹宇都战死了,但依然极其坚挺。

而曹爽托孤大臣的身份,让司马师在朝堂内外都受到了不小的非议。如此种种的限制,让司马师迅速拿下曹爽的计划彻底破产了。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