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页(1 / 1)

加入书签

('

这封策论出自汉室宗亲刘表之手。

他在策论中所写的内容概括来说就是——

其他人要平定荆州需要跟陛下借兵,就算不借兵,也需要借粮养兵,我就不同了,如果让我来做这个荆州牧,我直接单骑入荆州,去找南阳蒯氏、蔡氏谈判,必定替陛下解决荆州之乱。

这光是不花钱不要兵就已经足够出一衆策论中颖脱而出了,更何况,刘宏确实是更属意于宗室子弟的。

但也未尝没有麻烦之处。

这刘景升早年间跟一衆太学生胡闹,党锢之祸期间他也被牵扯在内,现在也就是一北军中候而已,若是以其为荆州牧,比起乔琰还不能服衆。

真是令人头疼……

乔琰可不管刘宏在此时的纠结。

因她借住于卢植府上的缘故,想与她这位少年州牧有所来往的,有大半都被拦截在了外头,也让她得了空閑,能往太尉府去寻那合适的府掾前往并州。

而她还真不是随便指的太尉府。

面对这一衆任她挑选的府掾,她最终停在了一中年文士的面前,唇角露出了几分微不可见的笑容,“敢问足下,可是凉州贾文和?”3

第100章 北上南下

站在乔琰面前的中年文士看起来貌不惊人,这四十岁上下的年纪也并未在洛阳城中闯蕩出什麽特别的名声。

因是在太尉府衙内选人,一并过来的曹操也有些不解乔琰为何要专程驻足在贾诩的面前,问出一句“足下可是凉州贾文和”。

贾诩同样不理解,自己到底是何处得了乔琰的青眼。

他一向深谙明哲保身之道,在这太尉府中担任府掾已有七八年,历任多位太尉。

按理来说,他不应当会被这位少年州牧、京师风云人物留意到才对。

但面前的乔琰何止是一口叫破了他的名字,还在眼中流露出了几分潜藏的兴致,可见不是随便做出的这个寻人决定。

心中虽有些不妙的预感,贾诩还是从容回道:“在下正是贾诩。”

“那我寻的就是你了。”乔琰转头朝着曹操问道:“孟德可知我为何要寻他?”

曹操回道:“你一向行事出人意表却也自有道理,可见此人身上也必有特殊之处。”

他并未意识到自己被挖了未来墙脚,甚至还端详起了贾诩的表现,倒是觉得对方确然有几分镇定过人的长处。

乔琰说道:“早年间听闻了个趣谈,说是这位文和先生为汉阳名士阎忠所看重,察举孝廉为郎,可惜因为疾病返乡了一阵子,返乡途中恰好遇到了氐人叛军,旁人早慌了神了,他倒是坦蕩回说,自己乃是太尉之孙。彼时的太尉正是那凉州三明之中的段纪明,久为边将,威震凉州,羌氐莫不惧之,便将他给放了。”1

“我并州境内官员多要同胡虏打交道,最需的便是这等处乱而自若的胆量,便是不能扼守反击,也需有保命之能,将消息与我带到。孟德以为,他是否是我此番的首选?”

曹操品了品乔琰话中的意思,觉得若真是如她所说的这般,那这贾文和还真是个奇才。

奇怪的那种奇。

“此外便是,”乔琰又道:“仲德先生自兖州黄巾乱中便随我同行,我封乐平侯后又随我同往并州就任乐平相位,此番我为州牧,必以仲德先生为别驾,先生与贾文和年岁相仿,想来配合起来要容易些。”

这个理由倒是确实说得通。

乔琰要的是行政上通晓律令之人,想来以贾诩的年纪和在洛阳城中所处的时间,确实能做到这一点。

她这会儿已经重新将目光转向了贾诩,问道:“文和可愿同我一道前往并州?算来我麾下也还有位凉州人士想请您教导一二。”

乔琰说的凉州人士自然是傅干,他出身凉州北地郡,如今凭着这一份为父报仇的执念撑着,倒是最好有贾诩节制着。

这便是乔琰必须要选他的第三个理由。

她说是说的可愿一道前往并州,但这话里话外的意思分明是对他势在必得。

贾诩又不是没听过乔琰干出的那些事的名头,深觉他此时就算做出了什麽弃官而逃的事情,大约也是会被捉回来的。

那麽与其如此,还不如答应下来。

何况——

倘若他并未观察错的话,这京城之中三两年内必生异象,他身处其中还不知能否脱身,如今的凉州又正在交战之中,他纵然返乡也难以保全,确实还不如跟随乔琰往并州去。

起码如今并州的匈奴一支休屠各部损失惨重,内附的南匈奴料来也不敢肆意进犯,而鲜卑内部争夺单于之位的内乱日盛,以乔并州手段也算有法可平,竟可算是个安生地。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