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页(1 / 1)
('
她手中的兵力有限,不适合用来投入到太有开拓行径的事业上。
郭嘉也很清楚这一点,在前来凉州的路上他已有了考量,故而他并未犹豫便回道:“这就要劳烦君侯暴露出一些弱点了,还是契合于此时的弱点。”
乔琰朝着他看来,见他面容笃定,不由笑道:“好啊,允你一试。”
郭嘉这位乔琰麾下从事抵达武威,对武威来说并不是一件小事。
在此人还负责督办乔琰对鲜卑胡人之事的情况下,其地位不低已不言而喻。
那就更不是一件小事!
颜俊在乔琰这里已经得到了一个信号——酒桌上好办事,故而在乔琰折返回高平城办事的时候,他专门请郭嘉吃了顿饭。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他自以为令人烹煮得无可挑剔的肥羊,在郭嘉这里却遭到了格外辛辣的点评。
“也不是我嫌弃你这东西,”青年转了转手中的酒壶,皱眉继续说道:“你知道我家君侯在并州的时候,曾以东坡肉给一种猪肉命名,肉中以冰糖,也就是石蜜去除其中的腥气,又增提鲜之用。君侯颇好甜食,更成风气。”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你连琢磨喜好之事都办错了,也难怪君侯只对你应付面子工夫。”
颜俊不由大惊。
可这麽一细想也对,乔琰对葡萄酒的喜好就明显要比那烤羊肉大多了,岂不正是其味甜的缘故?
或许不是因为其更加昂贵。
石蜜……
石蜜只有出自益州和西戎,也便是波斯的,才可以被列入上品。
那益州自刘焉为益州牧后,就少有货物外流,尤其是这等贵胄人家才能食用的蜜糖之物。
这麽说来,他得试试往西戎进一批?
第170章 筹谋水利
当然,对郭嘉给出的这个情报,颜俊心中还是稍有些迟疑。
在将人送走后,他先是与同郡的豪族往来之人商量了一番,又着人送了封信往酒泉,请酒泉太守黄衍参谋一二。
那酒泉太守黄衍为酒泉黄氏子弟,也正是乔琰所说的因地处大汉最边陲之地,而不再受到互法制约的典型代表人物。
非要算起来,此人与狄道人王国、陇西太守李相如一并,都是响应于韩遂叛乱的存在。
傅燮之死若要归罪于韩遂与早已身死的王国,黄衍其实也跑不了。
可乱贼围汉阳冀县之时,此人有过试图说降傅燮的举动,又在乔琰驻扎于高平城后不久就颇有远见地意识到,韩遂绝不可能是她的对手,故而很快做出了先行倒戈支持的决定,在乔琰攻破韩遂后的清算对象里,也就并未包括他。
这种倒戈对黄衍来说没有任何的损失,反正那酒泉距离安定和金城的距离都不算近,充其量也就是一句口头上的示好而已。
但要颜俊看来,黄衍简直做了个再明智不过的决定。
酒泉杨氏将杨丰送到乔琰麾下任职,也未尝不是出自于此人的授意。
如今有无从中获利尚未可知,起码并未被拉出来当个典型。
颜俊又不知道,对于黄衍此人的是杀是放,乔琰在金城之战结束后,曾经和傅干讨论过这个问题,以至于他还真以为是黄衍与乔琰之间的往来信件中,投其所好的话说得漂亮,故而将其看做了个参谋。
然而彼时傅干与乔琰说的其实是:“若止步于武威郡,君侯甲士控弦之地不过翻倍而已,欲取敦煌酒泉张掖,却几翻倍,大汉尚不可控此边塞杂居之处,仰仗于豪族自治,何况君侯。此人虽放,尤胜于杀。”
“君侯已杀韩遂此贼,王国亦早败于皇甫将军之手,北宫伯玉死于内乱,我父泉下若知必定安眠,不必再多生事。”
按照傅干的说法就是,黄衍此人也不过是个跳梁小丑,不必多费心力,如今让他继续治理酒泉就是。否则乔琰控制的领地比起之前直接变成了倍,难免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状态。
若武威的卢水河岸民屯能彻底建造起来,有此对比在,还能更显乔琰的英明。
这番交谈并未外传,以至于黄衍也觉自己确实有眼力见,更因背后的酒泉黄氏支持而颇有些自得,在收到了颜俊的问询后便回说:“人无私欲爱好才奇怪,那并州牧少年封侯,恣意气盛,令其先称心,后有所图便是。”
黄衍又琢磨了一番颜俊问询出来的这个消息。
喜食甜品这种爱好,放在如今这种环境下确实挺奢侈。
可乔琰出自梁国乔氏,虽已有数年未曾和兖州本家联络,但也是实打实的世家背景,若论其统领的一州之地,也出得起这笔开销。
那这就不算是什麽荒唐的爱好。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