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页(1 / 1)
('
董白曾经跟随曾祖母前来过此地,对这里尚算熟悉。
但无论是她还是段煨都知道,退守城关绝非长久之策。
倘若不能找到反转舆论,进而增兵反击李傕的契机,他们就算是据城而守,也迟早要被李傕给围死。
毕竟池阳可不像是段煨先前驻扎的郿坞,存有足够支撑数年的存粮。
这麽一比较,作为进攻一方的李傕就要心情愉快太多了。
“我合该谢谢先生的,若非文和先生建议将阎彦明安排南下盯梢张济的队伍,又哪里会发现这家伙竟然会和段煨联手,忽然进攻长安。此人大难不死又如何!我必让他和段煨一起死在池阳!”
李傕朝着左右问道:“可看到文和先生了?请他速来见我。”
如此靠谱的贾诩必定能给他提出一个迅速击破池阳的方法。
然而一炷香后他却见到下属一头冷汗地沖了过来,回道:“贾先生并不在他平日里做事的地方。”
若只是如此倒也无妨。
长安城这麽大,想要到周围走一走,也该算是人之常情。
可他紧跟着就听到下属说道:“我等听说先生今日去见了董卓亲属,担心事情有变,连忙找了过去,发现——”
“渭阳君和池阳君等人也不见了!”
第205章 长安之变……
李傕再怎麽仰仗于贾诩给他出主意,在这一瞬间也很难不想到,这极有可能不是贾诩要往哪里转一转,而是他!跑!了!
可他跑什麽?
段煨与张济前来进攻长安又如何?
李傕自认,自己也还没丧心病狂到要用董卓的家人,去威胁这两人退兵的地步。
非要说的话,还不如用董卓本人当人质。
李傕怒气沖沖地随着下属抵达先前关押董白和其曾祖母等人的位置,便看到在董白的床下那个通往外界的地道入口,已经被人给翻了出来。
可这个严丝合缝的铁制入口没有对应的钥匙开啓,显然不可能被他们简单打开。
别看董卓此人有些暴发户式的审美,但该不能偷工减料的地方,他还是押着工匠给制作牢固的。
眼见这一幕,李傕的脑海中忽而闪过了一丝明悟。
他一把抓住了看守此地的下属喝道:“此地之前有没有少过人?”
那下属讷讷回道:“不……不太记得了,之前没怎麽留意过,因为您说,就是几个无关痛痒的人。”
在李傕瞪向他的目光中,这人的声音越来越低。
李傕真是要被他给气死了!
他现在算是知道段煨和张济是怎麽来的了。
这两人近来明明都没有回返长安述职的必要,即便是真派遣下属前来了,光看长安城外围的驻防,也应当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可他们都做出了比李傕预料中更快的反应。
那便只有一个解释了。
有一个对他们来说足够有说服力的人前去报信了。
贾诩或许还是知道这件事的。
所以他要先躲藏起来,还得为了报答董卓对他的知遇之恩,将可能被李傕给迁怒的人也给一并藏匿起来。
可这都叫个什麽事儿!
李傕直到现在还觉得,贾诩依然是那个为他屡屡提出有效建议的好谋士,只是因为他也不免有些徇私的想法,才犯了些过错。就像董卓到现在还觉得贾诩是给了他翻盘机会,且为他寻机庇护家人的忠臣。
不过,李傕很快没这个工夫思考贾诩的去向了。
段煨前来救援董卓的举动,虽然因为张济被阎行先行伏击的缘故,而并未能够做到一击即中,反而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退守池阳。
可有些人能被李傕将段煨此举盖棺定论成叛逆的说法说服,有些人却不行。
尤其是那些真正忠于董卓的西凉军。
贾诩让李傕拿出的那套“拨乱反正”的说辞,若是深究下去,其中的问题实在不在少数。
用来忽悠一时也就算了。
但随着段煨的进攻长安,扬言救人,这些西凉军琢磨着其中,还真有些不对。
李傕再如何说要限制董卓做出决断,在往凉州方向进军的队伍已经被派遣出去的情况下——
董相国怎麽都应当露面了吧?
还拘着人不放,其中必然有鬼。
这些人一合计,反正该促成的事情都已经促成了,那将相国救出来总是没问题的。
李傕正盯着眼前的地道入口,盘算着如何将其撬开,便见手下忙忙张张地沖了进来,急促说道;“不好了,有人集队沖往未央宫的方向去了,说是一定要见到相国不可。”
在李傕将大量人力调拨往池阳围城的情况下,他难免对长安宫城之内的驻防稍有松懈。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