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页(1 / 1)

加入书签

('

如若谁都能穿上天子的衣着,大汉礼法与体统何在?

更不用说,穿上这件衣服的,还是个女子。

这对乔琰这种志在天下的人来说,确实是个再好不过的消息,但她在此时可不能表现出这种举动的认可。

她只能质问王允!

李傕要干这种事情,你为什麽不能进行驳斥,反而真的让他做成了。

你是干什麽吃的!

讲道理,王允也挺委屈的。

他为了保住天子的安危,才将自己放在长安这个险境中,不得不和李傕董卓周旋,还被贾诩这个老狐貍瞒在鼓里,所用的也就只能是权宜之计而已。

但凡他早知道乔琰能以这种速度和少有伤亡的情况攻入长安,他都会跟李傕再虚与委蛇一番。

可惜他并不知道此事,也便只能在此时当个背锅侠。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觉得吕布在此时朝着他投过来了一道感激的目光,像是在感激他为自己分摊了火力。

这情景着实让王允觉得有点胃疼。

他一点也不想要这种感激。

好在乔琰又道:“罢了,子龙也去追了,看看能不能也有消息吧。”

赵云在知道吕布往东而去后,直接追去了南面。

这种查漏补缺的严谨,真是一点也没出乎乔琰的预料。

她心中庆幸于没将大宛宝马交给赵云的部将来用,却并未将这种情绪在面上流露出分毫。

从王允等人看来的角度,乔琰只是在此时伸手捏了捏眉心。

连日来行军的赶路,让她的脸上难以避免地浮现出了几分疲惫之色。

她倦怠地重複了一遍:“等子龙回来再说吧。”

她话说到此,便再未对王允放任李傕举动这件事做出任何的评说,而是走到了李蕙的面前。

李傕显然对这个女儿并没有多少的重视,甚至是将她完全当做了一个可以随时牺牲掉的工具。

当然他对自己的妻子和儿子未必就有多少重视,否则也不会将他们全部丢在了长安。

以至于当董卓的部将在他死去后四散奔逃的动乱中,有行事偏激之人恰好遇上了这对母子,便将他们斩杀在了长安街头。

反倒是这个被作为诱饵抛弃的女儿,平安地出现在了乔琰的面前。

只是当乔琰靠近的时候,她下意识地往后瑟缩了一步,眼神中流露出了几分恐惧来。

她刚才还听到乔琰对着王允斥责,为何要让她穿上这套衣服,而王允这位大汉高官居然并未做出任何的反驳,可见这确实是一件错误的举动。

那麽她也便是个错误,是不是也该受罚才对?

但很意外,她听到的只是乔琰对着随军征战的姚嫦说道:“带她下去换身衣服吧。”

李蕙不敢抗拒地跟着姚嫦退出了大殿,便无法听到堂上接下来的对话了。

乔琰琢磨着李蕙的情况,很难说她这种性格是不是被李傕夫妻打压出来的结果。

但毋庸置疑的是,她不仅并未享受到李傕掌权所带来的好处,反而因此遭了罪。

在这样的情况下,因李傕的罪而对她问责,显然是并不合适的。

但此时要紧的不是这个“假天子”,而是真天子的去向。

哪怕是刘协失蹤,需要一个稳定中央的招牌,李蕙也不可能继续假扮下去。

假的就是假的,纸里也是包不住火的,乔琰更不可能将这种把柄送到她的对手面前,让他们有对她借机发难的可能。

现在就要看最后的结果了。

总归,在董卓已除,关中平原已经落入她手中的情况下,无论那套计划是否成功执行,刘协又有无顺理成章地消失,她都还有各自应对的策略。

而在赵云南下领人搜捕的结果返回之前,另有几人先被带到了她的面前。

贾诩以及董卓的亲眷一道,都被从地道中搜了出来。

这条地道通向长安城内的一处民宅,入口床板也早被李傕忙于应付董卓之事而重新盖了回去,本不应当这麽容易被发现。

但地道与民宅内留存的食物是有限的,总要想办法出去获取。

在贾诩并“不知道”城中占据主导的,已经并非李傕和董卓任何一方的情况下,他贸然出来走动,直接撞到了一支吕布从白道川带来的军屯兵卒面前。

而后因为被认出身份后不太能打也不太能跑,三两下就被人给擒获,送到乔琰的面前来了。

连带着的还有董卓的母亲女儿等人。

骤然听闻董卓和董白的死讯,这位被敕封为池阳君的老夫人有好一阵子都没缓过劲来。

她靠着孙女的搀扶,平顺了气息,朝着坐在上首的乔琰看来。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