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页(1 / 1)
('
这很难不让程昱怀疑,这家人是不是在曹操平定兖州期间给人下绊子所以被扣押起来了,或者是不小心被流寇过境给解决了。
也别怪他有这种恶意的揣测,毕竟这家人实在是太没有眼色了!
顶多排除掉早早就前来投奔乔琰的乔氏姐妹。
因公事交接的问题,这个消息送到程昱的办公之所的时候,荀彧恰好身在此地,便看到了程昱脸上说不好是无奈还是嫌弃的表情。
“出事了?”这送信之人身着乔琰麾下部从的统一军装,不难让荀彧判断出他的身份。
乔琰刚离开长安,显然不可能是她在离开前还漏掉了什麽消息传达,故而荀彧先下意识想到的是,是不是幽州那边的战局?
但瞧着程昱手中拿着的这也不像是军报,更像是随手扯了张纸条写成的便签,应当不是什麽太要紧的事情才对。
程昱回道:“无妨,一点没有判断力的跳梁小丑。”
他回话的时候接着往下看了两行,就看到郭嘉在上面写着,梁国乔氏的人自称,他们是为恭贺君侯成为大司马而来的。
“……”程昱忍了又忍,还是低声嘀咕道:“好一群厚颜无耻之人!”
这种理由,他们是要糊弄谁呢!
从君侯受封大司马到如今也才五日。
按照长安到洛阳,再从洛阳到梁国乔氏的距离,这个消息传入他们的耳中都需要四日以上的时间,就算是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怎麽也要到三天之后,哪里有可能在五日间跑个来回。
这分明就是他们在收到刘虞登基的消息后纠结到了如今,最后决定不能只在兖州按兵不动了。
别管乔琰的行事作风,到底会不会在有一天引发对他们全族的清算,在她如今有拥立天子功绩在手的情况下,他们无论如何也该前来对她做出一番示好。
说不定还能在长安朝廷中借此得到一点好处。
结果巧之又巧的是,他们在抵达长安的时候正好看到了乔琰领军出行的风光场面,又得知了她已经拿下了大司马位置的消息。
眼见此景,他们先前的犹豫早就不知道丢往何处去了。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司马,能带给一个家族的好处,远比所谓的潜在隐患要多得多!
在这等混乱的局面跟前,他们好像根本不该有这些畏手畏脚的想法,而应当早早地来谋求他们能直接拿到手的利益!
出于这种想法,前来长安的几人毫不犹豫地就登了大司马的府门,声称乃是因祝贺乔琰升官而来的。
郭嘉皮笑肉不笑地将几人先迎接了进来,转头就给程昱送了一封简讯。
简讯中说道,君侯眼下不在,又因她将入汉中斟酌战事,再让她被这等小事所牵绊,着实有些不美,不如此事先由他们两个暂做决断。
若这些人是如那兖州牧曹操或者是扬州牧孙策的亲族一般的水準,他们在此时终于选择前来效力,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乔琰置身于高位,原本就是需要更多助力的。
但以眼下的情形来看,这些人在乔瑁和乔蕤相继死去后,居然还没意识到他们要想崛起只能依靠乔琰,这就是眼界浅薄,目光短浅,而当郭嘉与他们交流了几句后就可以确认了,还有能力不足的毛病。
这麽一看,当年处在太尉位置上的乔玄都没给族人进行什麽铺路的行为,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郭嘉朝着程昱问询,能否先以君侯出征不宜打扰拖着他们,等君侯回来的时候建议她切莫对这些人委以重任。
按理来说这种家务事他们是不该多说什麽的。
但他们这些真正算作心腹的谋臣都知道乔琰的志向,也清楚地知道,她所要走的,原本就是一条危险到随时可能粉身碎骨的路,就连这个谋夺大司马位置都需要以这样迂回的方式展开,又怎能给自己留下这麽多的弱点。
在平定天下的交战中,以乔琰眼下的表现来看,她会犯低级错误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家务事上,总有明白人会犯浑的。
郭嘉怎麽想都觉得有必要提醒两句。
但这个问题早在他们还身在凉州的时候,程昱就和乔琰有过一番交谈。
程昱当时问乔琰,如若梁国乔氏前来锦上添花,君侯会对他们有何种安排。
乔琰回的是,连她横亘凉并二州的时候,这群人都不能意识到她的前景,那麽这些人根本就不可能来什麽锦上添花,只有可能来打秋风。
倘若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要想解决倒也容易。
她的祖父乔玄已经给出了一个标準的操作。
家族之中有能力的,她可以确保他们不会被其他人情往来的潜规则所压制,凭借着自己的本事闯蕩出一片天地来。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