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页(1 / 1)

加入书签

('

而对并州那头的人来说,他们可能巴不得自家州牧不再能受到兖州乔氏的桎梏限制,不需要应付这些人情往来的事情,反正乔玄的祀庙就在并州,在此地分出一支来也完全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样一来,乔琰大概也能顶上并州人的地域归属。

那就加重了一层和他们并州人之间的自己人光环。

也很难说是不是程昱的心态对周围形成了传染,大概上到并州别驾下到并州民衆,连带着任鸿这种一度离开过并州十几年的“本地人”,都随着这个消息的传出而对兖州乔氏生出了一番同仇敌忾的想法。

君侯没有那些糟心亲戚的支持,那就没有算了!

她们这些下属会站在她背后的!

等等……她这个灵台丞好像应该算是领着大汉俸禄的,说是下属其实也不太对?

任鸿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想想大汉俸禄能发得出来,还得是因为君侯的努力,这种负罪感顿时又消失无蹤了。

总之错误都是兖州乔氏的。

那几个乔氏族人,在来长安的时候还满心以为能从乔琰这里捞到一点好处,就算不能位列九卿,从她这里捞到一个朝廷敕封的太守位置,弥补掉失去了东郡太守的损失,总还是好的。

却不想是被人以这种方式驱赶出了长安。

更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当他们打着回来报信这样的理由,让其中一个人先回到兖州乔氏祖宅的时候,这人话刚开口说了两个字就对上了族中长辈複杂的目光。

“乔并州在两日前已经让人来过一趟了。”一人开口打断了他的话。

这回返祖宅之人本以为这是乔琰让人来告状的,本想说这出声得罪她的话可不是他说的,说不定等下次他们带上一份赔礼道歉之物,这件事也就这麽揭过了。

毕竟一家人哪里有隔夜仇。

他们这些人沿路回返所受的罪,也该当能够平息她的怒火了。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还未曾开口,那在上首的乔氏族长憋了两日的怒火,在此时终于找到了一个发洩的渠道,一把就抓起手中的拐杖,朝着他打了过来:“你们到长安到底都做了什麽!”

“你以为她是来跟乔氏叙旧,来说说你们干了什麽好事的吗?她是来跟我们通知的!”

“通知她在天子的支持下,从乔公祖开始往下分出了单独的一支来,名为乐平乔氏!”

既是乐平乔氏,就休想再让兖州的梁国乔氏跟她攀上什麽不必要的关系!

“乐平分郡,乔氏分宗?”这个消息既然借道兖州通知到了梁国乔氏,也就理所当然地快速送到了袁绍的手中。

袁绍可没觉得自己能从梁国乔氏和乔琰决裂这件事上得到多少好处。

若这其中真有什麽可用之才,在乔琰如今还缺人的情况下,她当然不会将其错过,大概也就不会来上个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举动。

毕竟分宗这种事情,并不是可以随便做的。

即便有刘虞的这个圣旨给她兜底,这也是个相当危险的动作。

但袁绍不是个傻子,他自己也深受宗族之患的影响,不会看不出在这危机之下所潜藏的好处。

想到他此时还得将自己的兵力投入豫州的战局中,从袁术的手中将汝南袁氏的另一半势力给争夺回来,他居然有点羡慕乔琰眼下的处境了。

她这个快刀斩乱麻的决断,直接将她后续可能面临的影响给一次性激发了出来,还是一种可以被她轻易化解的影响。

做出这个决定她会不会心中苦闷那另说,好处却是实打实的!

何况按照袁绍和乔琰之间历次往来所遭到的打击,他出于直觉,怎麽想都觉得——

乔琰可能没有因此受到多少情绪上的折磨,反而乐见其成。

这就是个老谋深算的混账!

一想到这里,他甚至转头就朝着沮授问道:“公与啊,你说我有没有这个机会分出个邺城袁氏来?”:,w,

第249章 奇观之论

但没等沮授开头,袁绍自己就已先打消了这个想法。

兖州乔氏本身的名望远不及乔琰本人,所以她可以轻易地做出这样的取舍。

袁绍却不行。

汝南袁氏的四世三公之名,正是袁绍目前还不能舍弃的东西。

若非是这赫赫世家的声望,他无法在董卓祸乱洛阳之时号召起这样的一支队伍,也无法让他在迎立刘辩于邺城后得到这样多的支持,并以最快的速度与河北士族达成统一的意见。

这是他发展的根基,而不是个可有可无的添头。

所以他还是得继续和袁术斗下去,直到将正统彻底把握在自己的手里!也绝不能再让袁术说出什麽“绍非袁氏子”的舆论攻击。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