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页(1 / 1)

加入书签

('

他挨打的原因大家也猜得到,这篇鹦鹉赋真是太得罪人了。

可祢衡对此满不在乎。

按照他跟杨修所说,能调动其大家的情绪,可见他这篇小赋是成功了。

杨修对此哭笑不得,也只能让人多留神于祢衡的安全问题。

在王粲和祢衡之下的文章写得出彩得也有不少,但或许是因为时间限制,其中有特色的并不太多。

这第三名到底是何人还真不好说。

至于书画组这头,除却张昶那副毋庸置疑在三甲位置的长安赋外,居然罕见地出现了一副很醒目的画作。

画面格外的简单,只有一只身着皮甲的手臂,和一只黑犬而已,但其画面生动跃然纸上,绝非凡品。

唯独姓名这里只写了佚名二字,似乎并不打算在此时对长安民衆告知其身份。

不过此时不知道其名姓也无妨,若真中选,还是要面对那公示阶段质疑的。

而在这个结果评选出来之前,对长安城中更要紧的事情,还是那论酒之会!

对这场论酒之会翘首以待的世家子弟无比意外地获知,此会居然放在了灵台之外的那片夯土台之上。

其上的木桩在新帝登基之时被拆了个干净,也恰恰方便了他们落座此间。

更让他们意外的是,当他们坐定于此,便有两列人手捧酒坛酒碗而来,安放在了他们每个人的面前。

衆人迷惑不解。

按理来说,这论酒之会的意义在于禁酒限酒,现在却将酒先拿出来了,这算是个什麽道理?

所以当乔琰这位大司马踱步而来落座上首的时候,当即有人问出了这个问题。

“大司马这不会是打算给我们接风洗尘吧?”

那人话说一半,自己先笑了出来。

若真如此的话,这限酒二字便大概是个空谈了。

乔琰擡眸朝着说话之人看去,擡手给自己的面前碗里倒满了酒。

她笑道:“为何不可呢?”

她话音未落,衆人已见她擡手接过了身边之人递来的火折子,凑在了那酒碗的边上。

下一刻,一簇火焰骤然从她面前的碗中熊熊燃烧了起来!

她却仿佛对这火焰视而不见,径直举起了桌上的酒碗。

也举起了那一团火!

一时之间陷入沉寂的高台上,只听她朗声说道:“谨以此酒,为诸位接风洗尘!”

第262章 烈酒防腐

接风洗尘?

这看起来更像是造成惊吓!

酒碗在乔琰的手中并未停留多久,很快又落回到了她面前的桌案上。

可那把火持续的时间实在很长。

长到衆人从酒水为何会着火这样的异象中回过神来,将目光投到自己面前的酒坛和酒碗之中,小心地倒出了一点,确定这确实是酒而不是油,再将目光重新投到乔琰这张镇定如昔的脸上,这团烧灼在碗中的火才终于缓缓止息。

但让他们觉得更加惊愕的是,他们还未曾来得及问出为何酒会起火这样的问题,就已见乔琰朝着碗中又倒出了半碗酒,而后未曾犹豫地喝……

喝了下去?

在场的衆人哪里见过这样的场面!

酒能燃烧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知识範畴。

这样的酒竟然还能被人正常喝下去,也就更不在他们的理解之内。

一想到乔琰昔日的那些传闻,其中甚至还有人在想,今日这高台之上会否出现她将酒给人灌下去后将人点燃的可怕情景。

可这酒毕竟是乔琰自己先喝下去的,她若真想以这种残暴的方式推行限酒令,实在没有必要做出这样的举动。

更何况,她既先让杨修和卫觊担任起了负责接待的任务,又以长安新路征集文稿的方式与他们缓和关系,更没必要做出这样的事情。

不过话是这样说不错,在眼见乔琰将喝空了的酒碗放在面前,擡手示意他们也请,算是对这场论酒会的开场之时,衆人还是一个个地僵硬在了原地。

喝,还是不喝,这看起来像是一道送命题。

长安朝堂之中的臣子在被乔琰说服的时候也曾经见过这样超乎他们想象的一面。

但当时他们只是看到高度的酒会起火,却没见到还能同时满足喝下去的情况。

总算是乔琰还怜悯了一番那些老臣的心理承受能力。

要知道,长安朝廷中年岁最大的官员甚至不是陈纪这位年过六旬的,而是出生在汉安帝永初一年,现年84周岁的太常赵歧!

要是被吓出个好歹来,她可担负不起这样的罪责。

对着这些个个正值壮年的世家代表,她就可以稍微放肆一点了。

在这五月末的天气里,按照现代的度数划分在五十度上下的酒就可以燃烧了,甚至不必她拿出更高纯度的。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