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4页(1 / 1)

加入书签

('

“奉孝,过犹不及啊。”乔琰调侃道。

这就纯粹是此番变故的附加産物了,要不要再用此事来加深旁人对她的印象,完全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

比起考虑这件事,乔琰倒是更乐于做另外的两件事。

“现在,往并州方向发出两条消息。”

“其一,令征东中郎将在太行山隘口做出即将调兵的举动。”

她自己知道,她暂时没有出兵的打算,但袁绍又不知道!

去年也是秋收之前出兵的关中,今年兵精粮足之下想要直接进攻冀州,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总之麴义做出出兵的架势,袁绍就不得不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戍防于太行山一线,没这个亲自插手徐州战况的机会。

这既是给刘备入徐州再提供一项帮助,也是给张懿减少一点对手的压力。

也或许,这也是在干扰邺城朝廷的精神状态呢?

她继续说道:“其二,将我那两位侄女在徐州的作为全部告知于上郡的那两位。”

乔岚将张懿从这片徐州乱局中挖掘出来,也将麋竺在恰到好处的时机引到了张懿和周瑜的面前,乔亭则想出了以孔明灯给笮融造势的方法,又在广陵郡为亲力亲为礼佛之说制造舆论,促成了陶谦之死,这些在乔琰看来都是可圈可点的表现,一时之间也难分出个高下来。

但如果她没记错的话,李儒和贾诩之间有一场带徒弟的比斗吧?

“让他们两个决断出个胜负,输的那个来长安走一趟,要是互相说服不了对方,得出结果,那就一起过来。”

乔琰话说到这里忽然一顿,“等等,我忘了……之前与文和先生说过,原本就该当让他在秋收之后来长安的。那不管输赢,他都得过来了。”

秋收将至,长安的各项事务又要进行细致的划分和推进——

这两个人有手有脚有脑子的,凭什麽继续在上郡休息?

第281章 南北州牧

郭嘉直接笑了出来。

说实话,他羡慕贾诩和李儒这种工作状态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而且他敢发誓,不只是他,对贾诩此前履历知根知底的几人,包括程昱和徐庶在内,没一个不羡慕贾诩现在的养老生活。

虽说贾诩先前往董卓那里走的一轮确实不容易,但怎麽说呢?

要是干完这一轮后就可以安心躺平,在君侯这里还被记了个头功的话,其实他们也不是不可以进修一下演技课程,来试一试这份极有挑战性的工作。

但现在因为关中诸事繁多,贾诩又要被直接调度回来,郭嘉又是一副看好戏的表现了。

虽然,在听说乔琰给贾诩的待遇的是做四休二的时候,他又开始羡慕了起来。

“其实我觉得我也可以往袁本初那里投奔一趟……”郭嘉话没说完就对上了乔琰警告的目光,他连忙轻咳了一声,说道:“开个玩笑罢了,又不能因为那边有个郭图就上门认亲戚对吧?”

他又不是吃饱了撑的。

虽说都是出自颍川也都姓郭,但这种同地域之内的同姓氏也可以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佯装投敌这种事情,由他这位大司马府长史做出来,也没太多可信度。

他还是先去传讯吧。

只是有点可惜,没能亲眼看看,贾诩和李儒为了乔氏两姐妹此番的表现争执出个高低来,到底会是何种场面。

贾诩回到长安重新被啓用已经是个必然了。

距离董卓之死已经过去了一年,现如今的关中早已不再议论乔琰是如何进取长安的,话题都被新帝登基、长安新路以及那出论酒之会的内容所取代,贾诩也非汉廷动乱的罪魁祸首,便是回来也不会掀起什麽风浪。

李儒也是同样的。从他被乔琰擒获到如今,已有不短的时间,足以让人忘记他早年间在董卓麾下的特殊地位。

不过,会不会被人记得,和想不想来,还是两码事。

反正在上郡也不影响他们为乔琰出谋划策,甚至是抓紧一些必要的时机来做出卓越贡献。

何必非要到长安这浑水泥潭之中呢?

但大家都是这样的情况,怎麽能一个上岗一个继续赋閑?

要郭嘉看来,贾诩为了把李儒一并拖下水,必定要为自己的弟子据理力争一番功劳,李儒大概也是同样的,按照那两位的嘴皮子,往来的言语大概会很精彩吧……

郭嘉不无遗憾地叹了口气。

若说上郡那边的争锋相对、唇枪舌战精彩,邺城那边的风浪也有趣得很。

收到乔琰这边的消息,声称征东中郎将麴义开始调兵,似乎有意走太行八陉兵进冀州,袁绍当即把手底下的谋臣武将一并召集了个齐全。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