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3页(1 / 1)

加入书签

('

可惜曹操想要达成这个心愿可能还是有点难度的。

谁让在乐平书院中,曹丕和陆绩是被托付给蔡邕和郑玄这两人的,大概率也只能教出个大文学家或者天文学家。

曹操并不知道乔琰做出的这番预备安排,又道:“你若真是閑着无聊了,明日就陪子脩往那并州走一趟。”

“为何要去并州?”曹洪问道。

“今年的旱情像是哪一年?”曹操回问他。

“光和……六年吧。”曹洪试探性地开口。

曹操颔首,“你都知道是光和六年的情况,怎麽就不知道那一年的冬天是个什麽样子?”

光和六年的冬天,大概是近几十年间最冷的时候。

北海东莱等地的坚冰都有数尺之厚。

才经历了夏季旱灾和并不丰饶的秋收,百姓猝不及防就遭到了气象的又一次打击。

在彼时何止是还没有棉花防寒,连乔琰后来在乐平折腾出的楮皮衣都还没有,那些没能因为秋收所得换到足够银钱的百姓,根本就没有余钱来购买防寒衣物,在这场灾难中被冻死的不知凡几。

曹操才冒险赶在袁术在旱灾中的表现失当,趁机将豫州大半的土地都给掠夺到了自己的手中,可不是为了让他们在冬日可能出现的极寒天气中冻死,甚至重新引发内乱的。

他解释道:“乔烨舒在并州种植的棉花经过了数年的时间,其産量必定大大增加,光是内部消耗,也就是新增的幽州需要有棉花供给,必定会有剩余,你随同子脩一道谈一笔交易,想来不难。”

“我们也没要在此事上占什麽便宜,就当是一出正常交易就是。”

曹洪有些不解,又问道:“可为何要去并州谈这笔交易?那乔烨舒又不在并州。”

她才完成了对益州的一出雷霆进攻,还在长安完成剩下的扫尾之事呢,就算接下来真要有什麽行动,那大概也是先往洛阳去的。

毕竟在那益州之战前她就是在那头,现在还由荀彧等人在那处协助她完成对周遭流民的收纳和司隶东部的秩序重建。

陈宫开口道:“若是府君直接派人去到长安,别人会如何考虑这个举动?只会说他这是慑于乔烨舒的战功,立刻让长子带着自己手下的悍将一道去长安称臣去了。这对我们眼下的处境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

曹洪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他琢磨着,他们直接往并州去难道就能避免旁人産生这种猜测了吗?好像也不能。

反正按照他的想法,这样的行动是有几分欲盖弥彰之意的。

不过曹操和陈宫都没打算继续跟他多说了。

首先这场交易是一定要跟袁绍上报的,也需要在完成这笔交易后将其中的一部分送到邺城去。

谁让比起兖州和豫州,冀州和青州的位置还在更加往北的地方,也就对这样的棉衣有着更大的需求。

可若是让才损失了公孙瓒这个北部屏障的袁绍去跟乔琰达成这个交易,他肯定是不乐意的。

在面子上拉不下来。

有曹操这个从中中转的存在将这笔交易在兖州和并州之间谈妥,显然是最合适的方式。

此外就是,这也正好给了乔琰一个名正言顺地从长安朝局中暂时抽离出去,借机走一趟并州的理由。

相信她会接下这个由头的。

将曹昂和曹洪送走后,曹操与陈宫这位谋主的谈话间,这才一改方才的豁达,在脸上露出了几分忧思。“以公台看来,乔烨舒今年还会出兵吗?”

“主动的出兵大概是不会了。”陈宫显然很清楚曹操担忧的问题,开口回道。

“并州凉州和关中在早前两年的经营奠基之下,已经是相当稳固的状态,这给了她将手伸到司隶东部的河南尹和弘农郡,在天灾之中一口吞下大批人口资源的机会,却也在同时造成了不小的负累。”

“这些人在完成于洛阳周遭的耕作垦田,得到一年的收成之前,都需要靠着这三州之地在前两年的积蓄支撑,同时,这部分积澱还需要用于平抑三州的粮价和这次益州与颍川的进军——”

曹操算了算,道:“那就几乎已经是填平的状态了。”

乔琰的地盘上能储存多少粮食,在乐平月报上其实都已经说明白了,是能粗略估算出个大概的。

荆州益州和扬州在这两年间输送供给的,想来也很有限。

就算她在今年的旱蝗之灾中表现得尤为出彩,但因为天时而必然会造成的减産,并不是她可以完全通过人力来消弭掉影响的。

这笔投入出去让三州粮价稳定的支出也必定得有。

这确实是一笔进出平衡的资産。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