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3页(1 / 1)

加入书签

('

要是错过了这场对冀州发起的进攻,无论他是如何得到善终,如何处在个安定的环境内,他都绝不可能甘心!

乔琰回道:“其一,我要你从今年的三月间开始,每隔半月对着冀州边境发起一次进攻突围尝试,出行之前抽签决定,这次是引起对面防守的注意就折返,还是和对面发起交手。但就算是交手也不得深入,在出现人员伤亡之前即刻回返。同时由甘兴霸自水路寻找破绽之处突入冀州边界,抵达最近的县城城郊田地,干扰其农耕后便回。”

“其二,吕校尉的部从在八月后从辽东折返与你会合,让无论是那位被你频频袭扰的高将军还是沮公与、审正南这等老狐貍都觉得,你有依靠着父女联手,取代文远在幽州指挥兵马权限的可能。”

“其三,交州以西那扶南国的造船术中有一种船只名为扶南大舶,是用于往来海上操持东西方贸易的,按照士威彦对我的承诺,在九月会拿到第一批船只,我会将一些东西和人手送到幽州,但务必不能让对面察觉,所以……”

辽东之战后,袁绍对于海航之事远比任何时候都要敏感。

青州驻扎的袁谭蒋奇等人也都时刻留意着海上。

也只有幽州地界上的僵持被激化,处在随时可能引爆的状态,才有可能让他们将关注的目光重新从海上放回到内陆上来。

这就是最后一条指令。

吕布合掌一拍,“所以我要显得越出挑越好。”

乔琰的这三条指令虽然让吕布还有点困惑,没完全理解她要在幽州境内做出何种安排,才发动对冀州的全面攻击,但他只要遵照着这等方法去办便是了。

若真是按照这种方式执行,吕布今年这一整年里都不愁事情可做了。

这样说来,他剩下的问题也就只有一个了,“为何令雎是在八月里与我会合?前来洛阳的路上我有听她说起和伯言在辽东的进展,我等对袁绍那厮的威逼越重,对乌桓内部的分化统领之事进行得越顺遂,辽东的公孙升济也就越不敢有所异动。”

“距离君侯夺取幽州已有快两年的时间了,按理来说在四五月里合兵也来得及。”

乔琰朝着吕令雎看去,问道:“令雎是怎麽想的?”

吕令雎迎着乔琰的目光,回道:“我猜,君侯对我还有一个安排。”

她确实是个很聪明的孩子。

就算对乔琰和保汉势力之间的摩擦,因她从未接触过此事的缘故多有不解,在辽东的局势上还是因这两年间的接触而清清楚楚。

八月是个有点古怪的时间点。

若是要让她和吕布会师,这个时间完全可以提早些或者延后到秋收之后。

以沮授和审配的眼力,若再无一个外力推动,他们很可能也并不会相信吕布有取代张辽的可能,吕令雎的会师是对吕布的极大助力。

所以,乔琰必定还有一个安排。

乔琰笑道:“不错,你等到半年之后再回返辽东吧。这半年间由伯言、伯济他们暂时替你接管职务,出不了什麽岔子,但我这里却有一件需要你协助的事情。”

辽东这边乌桓有阎柔,辽东郡有陆议和郭淮,公孙度也已经是被震慑打服的状态,吕令雎暂时的离开并不影响她这个护乌桓校尉的地位,也并不影响辽东郡的稳定和同时在进行的乐浪、玄菟二郡收複之事。

反倒是乔琰这里……

她朝着这个年轻的女将伸出了手,问道:“令雎,你可愿随我并肩作战一次?”

第377章 蓄……

愿意!

吕令雎如何有可能不愿意!

光是看她在辽东地界上作战的种种表现就知道,吕令雎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乔琰的忠实粉丝了,在对外作战的手段上都多有朝着乔琰学习效仿的。

她最大的梦想,就是在立下战功后能名正言顺地得到乔琰的青睐,而不只是因为她是吕布的女儿。

如此一来,等到乔琰要亲自出征的时候她便能跟随在左右。

她本以为这样的机会怎麽都要等到她将辽东战事结束后才能有的,又或者是因乔琰此时已处在大司马这种至关重要的位置上,有极大的概率并不会出现,所以她只有表现得再优秀些,拿到进攻冀州邺城与袁绍终战的参与资格了,谁知道会在此时有这样的意外之喜。

吕布都来不及问,为何是带上吕令雎而不是带上他这个更能打的,就已见女儿丝毫没有犹豫地搭上了乔琰的手,回道:“君侯放心,只要需要我保驾护航,我必定沖在您的前头!”

君侯自己的武力不低怎麽了!

哪有做统帅的不多準备几个将领沖杀在前的?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