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3页(1 / 1)

加入书签

('

曹操能将陈琳的讨贼檄文当做医治头风的良药,武则天能对着骆宾王的檄文说出人才未得委以重用乃是宰相之过,她难道便没有这等度量吗?

何况,这可不是示敌以弱啊。

且不说二者放在一处到底是谁更丢脸,就说乔琰也没打算只是将其张贴出去令各方品评,便当做是对袁绍的还击。

“当年长安新路初成,曾有向四方征文之举,今日袁绍令陈琳写成此檄文辱我大雍,同样向四方征集回应袁绍之文!”

“我要这乐平月报的四月刊上,铺满各方名士对那邺城朝廷的声讨!”

它们可以不以檄文的方式存在,却一定要让袁绍感受一下大雍人民的“热情”。

比文采,她麾下难道就没有胜过陈琳的人了吗?

比气势,凭借着她数年间积攒起的优势,绝不可能逊色于对面。

论功过,她当然也不会输给袁绍!

这增补的刊物,不过是为紧随其后的四月刊蓄势罢了!

“为汉帝讨僞朝檄……陈孔璋的名声只怕都要因为这出檄文而大打折扣了。”祢衡看着手中新出炉的报纸感慨道。

眼见同在此地的好友杨修脸上正是一派义愤填膺之色,觉得自己也不必去问,他是不是打算参与到此次的檄文征文之中了。

果然下一刻,他便听到杨修说道:“我打算闭关两日,非得将痛斥袁本初之言写个透彻。”

祢衡忍住了没去问,杨修这会儿是不是已经彻底忘记袁绍还得算他舅舅的事实,到时候真登上了月报必定万分精彩。

他只是摇了摇头,说道:“对付袁绍此贼,便如昔年袁公路所言绍非袁氏子的招数便够了,何必搞那些个文质彬彬的辞赋,所谓杀鸡焉用牛刀莫过于此!”

杨修:“……”

讲道理,你写鹦鹉赋的时候不是这麽说的!

杨修一想到当年长安论酒之会上,祢衡写出的那篇全是生僻字的辞赋,便觉得有些头疼。

但祢衡这话好像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你不信?你不信我写给你看看。”

他话音刚落便已自一旁抽出了一张纸来,在其上奋笔疾书。

未过多久,杨修便已见祢衡写完了那纸上数行,丢到了杨修的面前。

杨修展开此信,便见其上赫然写道——

【袁绍麾下人物,不过如此,譬如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盲者摸象难窥全貌,故于大雍陛下有此等荒谬之言引为誓师之词。

不如各去其职,方能物尽其用。

袁绍有姿容,可使迎宾待客,沮授有威严,可使关门闭户,郭图善口才,可使白词念赋,高览伟气力,击鼓鸣金可也,辛评可传书送檄,陈琳可抄录章句,高顺可磨刀铸剑,袁谭袁熙袁尚并以牧马放骡之职相托……5

余者不过酒囊饭袋而已。

至于曩汉僞朝之天子,我闻其幼年曾学道于民间,惜乎不若五斗米教张天师,可称无用也!】

杨修的手抖了一抖,差点没将手中的这张纸给丢出去。

“我说错了吗?”祢衡漫不经心地回道:“那五斗米教的张鲁还能以教义约束益州子民,令其修路建桥,以便蜀中米粮运抵关中,进而支援四方。这位名号上还有大汉二字的天子,还有什麽?”

祢衡忽然冷笑了一声:“忘了,他会在明知已是大势所趋之下,还将陈孔璋的那封讨贼檄文在邺城念出来,给他再添一出笑料!”

“你看,我这回应如何?”

第410章 文武竞上

杨修:“……”

他果然还是太小看祢衡这家伙的胆子!

一句袁绍有姿容,可以令他迎宾待客,就已应当算是对邺城方面的的嘲讽,将袁绍的理政治军本事贬斥得一无是处,对沮授郭图高览等人的打击更是无所遗漏。

甚至就连那位邺城天子在他的口中,也不过是个徒有天子之名的存在,甚至还不如天师道的张鲁能起到的用处更大。

汉室的余威在这位狂生这里果真是一点不存。

不过说起来……

祢衡这家伙看起来是对乔琰不假辞色,但无论是此前当街对着淳于嘉做出那等嘲讽,还是今日将对袁绍的痛斥信笔写出,都不像是对她有任何一点不敬之意啊。

这等矛盾的心情,杨修还是不去深究了。

大雍天子治下的民衆反应,从来都是这世上最真实的东西。

不过让杨修有点郁闷的是,他都已经和祢衡说,他要闭关两日以便让自己能写出一篇言辞犀利,将袁绍等人给批驳个连头到尾的檄文,却在还未开始动笔之时就遭到了乔琰的通知。

此番征文募招,谁都可以参加,唯独杨修不能。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