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5页(1 / 1)

加入书签

('

到了执政后期才仗着权力马上交接,臣子又换了好几批,这才开始继续清算的。

就算清算过头了,还能以晚年昏聩作为理由。

这麽看的话,流放西州的这一支大概率是太宗想要保下的钟氏人才。

【318楼】楼主

对,準确一点说,是钟繇的曾孙女,钟会的侄孙女钟盈和她的丈夫王浑。①

【319楼】可可爱爱没有脑袋

啊,是她呀。

【320楼】舍予

嘶……

【321楼】不吃鸳鸯锅

有人给历史小白解释一下吗?

【322楼】

钟盈原本是太.祖陛下为太宗预备,想要往三省长官来推的女官之一,少年时期就有“聪慧弘雅,博览记籍”的美名,结果摊上了一个没眼力见的族叔祖,直接断送了前途。从早年间的“美容止,善啸咏”,变成了“为此案所牵累,流放于边陲”。①

【323楼】琰琰其光

当时的钟盈34岁,正是政治手段开始成熟的年纪。

结果遇到了猪队友……

【324楼】不吃鸳鸯锅

后来呢后来呢?

【325楼】楼主

按照钟氏留存下来的记载,延昌年间的这场动乱过后四年,太.祖陛下从境外折返巡视青藏,吕将军随行,与钟盈又有一次会面。

也正是在此行中,时年已有接近九十高龄的吕将军病故而亡。

太.祖为其修筑陵寝并为之送行后,与钟盈做出了一笔交易。

【326楼】楼主

吕将军不想葬于吕氏族地,要葬在此地永守边境。

但按照太.祖的想法,一旦天下有变,就算是皇陵都能被人掘了,何况是将军的长眠之地。

她思考之后,决定延聘钟盈为吕将军的守灵人。

并要她往后数代都以此为任,在此期间守卫吕将军的安葬之地(对外隐瞒的那种)。

等到百年之后此地风物变幻,有无守灵之人都没有关系了,反正也没人会无聊到在这种地方去挖掘一个不知道具体在何处的墓地。

而作为交换,三代之后,钟盈后人如果有能力出挑的,就準允其出仕于当时的西州刺史麾下,重新走上仕途。

同时,她为钟盈那个“少而聪慧,有其母之风”的女儿选定了一个新的身份,让其可以提前进入官场。

【327楼】楼主

那个被送走的女孩子改名卫骊,也真如其名,像是一匹黑马横空杀出。

历经襄、明二朝,坐镇尚书省长达二十年,协助明帝度过了最为艰难的八年,最后因操劳过度而亡,谥号文正。

当然,这个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328楼】骊珠

???????卫相!!

潜水这麽久,把我炸出来了。

【329楼】捧日之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第一个是程昱,第二个是诸葛亮,第三个就是卫相啊。

【330楼】仲宣楼上坐

太.祖是真的没选错人,但是……

但是都说卫骊虽有卫姓,却非出自河东卫氏,而是贫户之女,经由乐平书院栽培而成,这谁能想到还有这一出!!!

【331楼】有瓜我在第一线

简直是惊天大瓜了。

【332楼】今天也想和乔皇贴贴

楼主居然还能用这种平静的语气来跟我们回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个人才。

【333楼】一个路人

可不是人才吗?

能捡漏到几百万的当然是人才。

【334楼】口口

哦对,还没说回正题呢!

在这种情况下,那盒压胜钱到底是怎麽跑到守灵人的手里去的????

以钟盈的性格干不出这种事情吧?

太.祖陛下已经给了他们重新複起的机会了,应该也不存在报複一说。

【335楼】楼主

你说的对,不存在报複,但是存在嫉妒……也怪无语的。

钟盈和王浑又不是只有卫相一个女儿,还有个“少有逸才,风姿英爽”的儿子王济呢。

这家伙因才学而狂傲,又极好奢侈之风,偏偏因为抄家再也不能有这种享受了。

为显示自己聪颖不比妹妹差,在吕将军的陵墓修筑完成之前,就把那盒压胜钱给偷天换日拿走了。

等到钟盈发现的时候,吕将军陵墓的断龙石都已经落下了,除非将墓穴破坏,否则再也不可能将其打开了……

【336楼】舍予

……6。

【337楼】

我明白了。

【338楼】挖土机

我也明白了,钟家才经过了钟会作乱,唯一的複起希望就在卫相的身上,根本不敢跟太.祖陛下承认这个意外。

这盒压胜钱就这麽被扣押下来了。

【339楼】楼主

偷拿了压胜钱的王济早逝,钟盈的另一个儿子王戎恪行节俭,又是出了名的孝子,对于母亲传下来的守灵之任绝无一点违逆之意。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