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页(1 / 1)

加入书签

('

淩初默然片刻,道:“不必,暂且就留在府中,突然放人,恐遭人疑。”

袁若全道:“可副使培养此人许久,段禀知也是个好苗子,这样放掉甚是可惜。”

淩初道:“选人定是义母或安姑母点头应允的,这麽多年都没留皇上的人,如今忽然就留了几个,应有深意。”

袁若全还在惜叹:“本想让人寻个捷径,避开守卫军考直接进来,留个暗处,谁知今年真被留下了。”

淩初不置可否,他将名册丢至一旁,对此事又细细想了一遍,越想越不对劲,他问袁若全:“安逢选了几个,选时可说了什麽?”

“没有,就直接选了三个,其中有个女人。”

淩初听到有个女人,眉头微松。

安逢好龙阳,应是没那些想法。

“安逢他失了记忆,正是迷惑失措之时,去几个新面孔也好……”淩初忽地瞥了袁若全一眼,“你笑什麽?”

“呃......属下只是,”袁若全站在淩初左侧,没想到淩初这都看见了,他心中所想有些不敬,连忙收起笑容,尴尬道,“只是觉得小公子真干脆,想都没想就指了三个最好看的。”

这些年大家都默认淩君汐不留人,都忽略了皇上送人去将军府本来的意图。于是人选当中,自然有本来就想进守卫军的人寻捷径,碰碰运气以避开艰难重重的军考,反正兜兜转转都会来到守卫军中吃皇家饭,还能得个皇上的人的名头。

这是看不见的暗面规矩,谁知今年就不行了。

选的人容貌出色,传回宫中,必定又是风言风语。

淩初面色怪异,这些人的意义本就不同,而安逢留下的意味,更怕是以不太好听的名义。

这真的是义母的意思?还是安逢见着人还不错就真留了?那留下又是做些什麽……

淩初有些想收回让段禀知留在府中的话,但又觉得这脑中的想法太过荒诞无稽,要回人实在多此一举。

还有,他想也只是想想,袁若全怎麽能想,又会想到什麽地步?

淩初凝视着袁若全,直看得袁若全人都慌了,淩初才轻斥道:“别想些有的没的。”

袁若全讪讪应下:“是。”

淩初又问:“这些日子安逢可好些了?”

袁若全早已习惯淩初时不时地插句片言只语问安逢的近况,他心中腹诽淩初每日都问,却又不去看,答道:“好多了,卢大夫说已痊愈,还比原先预想好上许多,属下已不用去照看了。”

淩初点点头,忽又想起什麽:“对了,过些天,你把安逢的话本还了,藏到他房里某个偏僻角落,让他日后找着。”淩初神情严肃,“勿要引人注意。”

这折腾的,怎麽拿了又要还回去?

袁若全心中满是疑惑,更想不明白为何还要偷偷的,但也应道:“……是。”

红墙深院,此时的皇宫,一青衣宦人拿过探子封死的密折,转身走进殿内,低声道:“陛下。”

萧旸正翻看着奏章,他随意接过,拆了来看,谁知其中内容却与往年不同,阅毕,他意味不明地笑一声:“这是信任还是挑衅……”

萧旸正值不惑之年,壮年之期,他眉毛浓黑,眼神清亮,只是前些天批奏章批得晚了些,眼下有些青黑,但看着依然气色饱满,可奇异的是,他头上白发已是多过于乌发,黑白交杂,已是衰老之相。

天家显贵,良医无数,也依然治不好他先天带来的早老怪病,少年白头。

甚至在他幼年时,还被视为克夫丧母的不详之兆。

萧旸看着纸上“安逢”二字,神情不明:“敢赌朕心,一步险棋啊。”

第三十四章 酒楼小巷

被安逢留下的三人里,一个叫段禀知,一个叫赵飞韵,一个叫成端云。

段禀知长相颇为英俊,是上京中时兴的男人长相,浓眉大眼,身材高大,宽肩臂长,一身肌肉隆突,手臂青筋虬结,走到哪儿都能投下一片阴影似的。

将军府少有生人出没,故而段禀知作为三人之中最有压迫感的人,总是会将人吓一跳,偏偏此人虽块头大,可神出鬼没,脚步声极轻,就连安逢有时也会被惊到。

赵飞韵是个女人,她并未束发,也不盘发,只是简单扎个马尾,留着几根小辫,长相清秀,笑起来有股羞涩意味,眉目间却有股英气,是个会武的姑娘。

成端云容貌昳丽,看上去并不会武,身材虽无段禀知那般健硕,但也是身板好的。

成端云是三人当中最像,也好似是最想留在将军府上的人,他相貌不俗,又身无武力,看上去是最像被专门调教过送来的伺候的人,对被留下一事毫无二话。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