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页(1 / 1)

加入书签

('

方瑞似是很快就承受不了这威压,终于松了口,他从衣袖掏出一个字条,“父亲收此报信,便就离去了,我也不知父亲往何处去......”

梁平参夺过纸条,眼神迅速扫完这熟悉的字,双眼闪过惊喜般的了然。

淩君汐终于自寻死路!此事一出,谁还会信服她一个女子!就算她护卫这晏朝多年又如何?击退外敌无数,也抵不过朝内挥过来的一刀!

自这个女奴做成了将军,世道就变了!这阴阳混乱的世道,成何体统!

梁平参举起纸,不禁激动几分,朗声道:“圣上亲笔,贼人淩君汐谋反,方居勤奉命剿杀!”

宁巍和宁啓则呼吸一滞,衆人神色震惊,顾不得互相疑忌,纷纷凑近去看。

只见那纸条上写着:

“永宁侯逼宫而反,方卿速诛奸佞,朕静候佳音。”

第一百零四章 重阳宫宴(二)

淩初日日带人驱马巡防,总不禁往上京的方向遥望,目视远方,仿佛这样就能看见他日思夜想的那个人。

在上京时,他从未觉得那些日子有多珍贵,如今与人相隔千里,昔日再甜蜜的时日都似刀割着他的心。

淩初终日愁眉难展,痛苦焦心,眉间已有浅浅纹路,因为他来边塞已有一个多月,却未能收到一封回信。

即便如此,他也依旧两日便寄一封,不敢怠慢敷衍。

就是不知道写的那些信,人到底是看了不以为意,还是看都不想看,便扔在一旁了。可没有回信也不算拒绝,安逢最是心软,兴许多写个几十回,人就消气了。

重阳夜,烛光晃晃悠悠,淩初在灯火下写完最后一笔,淩年忽然在帐外唤他出来。

淩初出来,问:“可是有异动?”

淩年摇头:“上马与我走上一程。”

淩初料想淩年有话要讲,此处有狼,他带上一杆长枪,挎上腰刀才随淩年走了。

姐弟走到无人僻静之处,并辔而行,“你来之后,我叫你巡防,这几日可有何想法?”

淩初道:“越远的地方,就越难管,此处离上京上千里,四夷畏威,当年义母在此,军威极盛,如今……”淩初欲言又止。

“如今又是蠢蠢欲动,是吗?”

“是。”

淩年道:“我一直在想自己比起义母,到底差在何处?为何就震慑不了敌人?”

淩初沉默,他有时也会在想。

淩年道:“义母好似有一种令人甘心追随的能力,这很难得,我就算学得五六分,也还是不如她,义母原本的打算,是想让你我都在边疆,渐扩疆域,不必急,维稳安防为主,但也不能久拖。”

淩初听了,并不觉得讶异,这本是晏朝失地,一大片草原都被割裂开来,于晏朝而言,尽快拿回来才是最好的。

“当年小公子想让你留在上京,义母想让小公子过得开心些,不得不作出让步,她深思熟虑数日,才终于开口,亲自来问你。”

淩初音色沉哑:“可我后来留在上京,却是让他伤心了。”

淩年沉默片刻,话一转,“那日你给我说你再不娶妻,可是真的认定了?”

淩初道:“我认定了。”

淩年点头:“好。”她擡手指着上京的方向,神情仍然是淡淡的,“怀归,今夜过后,晏朝将会变天!”

“什麽?”淩初愣了一下,他看向淩年,神色从疑惑到震惊。电光火石之间,脑中所有的一切都串联了起来,或许这些疑惑一直都被他放在内心深处,因为和安逢离别他才无心深思,更或许是他早就猜到了,只是不敢真的去问任何一个人。

当年被掳袭,安逢出乎意料的逃脱,陈一示喉中的宝石,成端云对安逢的亲近和熟稔,江连对安逢骤然的冷淡,还有淩君汐所有亲信心腹对安逢总是不远不近的态度。

这些人里,也包括他的亲姐姐……就算被收为义女,是安逢长姐,她也只叫安逢小公子,极少亲昵地唤小逢二字……

淩初骤然明白过来,压声道:“当年在佞王府,你忽然不见了,是因为......”

“是因为要抱离小公子,楚叔要背着安夫人,义母信不过清嘉姐,而我夜能视物,她选了我。”

淩初神色狰狞一瞬,红了眼,“小逢他是知道了,所以才会杀了陈一示……这就是陈一示的把柄……”淩初简直为安逢心痛,颤声说,“你们……究竟是将安逢当作什麽?”

淩年道:“这话我不能替义母和安夫人回答。”

淩初仍是恍惚,他痛悔道:“我应留在上京的……”

“不,”淩年掏出一道符令,“你即刻动身,前去利州,城门外有一个卖馒头的李跛子,你将这个交予他,他便会带你到一处小院子,里面有金银和一切路上所需,若是义母败了,最迟七日,小公子会由义母的人护送到那里,你带着小公子再往南下去无量海,最近的海岸有一艘大船在等你们,出海,离开晏朝,隐姓埋名,再也不用回来。”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