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页(1 / 1)
('
尽管很怨念,但出于对另一个自己的尊重,我还是说:
“好。”
下一秒,无数记忆涌入我的脑海中。
*
没错,我火了,这次是真正意义上的爆火。
在那一天真正到来之前,谁也不敢想象,一首突然爆红的翻唱,让我作为歌手出道六年以来全部原创歌曲,都终于得以见天日。
一时间,“宝藏歌手李一槿”,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热谈的话题。
一时间,我曾经无人问津的歌曲,被所有人传唱。
有很多人羡慕我,也有很多人诟病我,就像他们如此对待其他的每一个歌手一样,他们也是这样,粗暴又可怜地勾勒着我的胜利。
然而,就像这个时代很多歌手一样,我的职业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这个以“跨界”为荣的时代里,真正的职业选手反而被排挤到了赛道边缘。
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我既不是一个合格的网红,又没有成为让人们铭记于心的歌手。
而我,就这样在赛道边缘,那个无人问津的地方,固执地跑了六年。
而那首让我终于从孤独与被遗忘中解救出来的翻唱,它的原唱,是当今最红的全能音乐制作人,綦北星。
在他之前,从没有哪个制作人,能如此势不可挡地,从幕后火到幕前。
更势不可挡的是,他的爆火居然毫无黑点。
毫无疑问,綦北星是个现象级的天才。
不仅仅是幕后,就像刚刚的节目一样,他还很擅长在节目上发挥自己的长处。作为最年轻的评委,他的点评风格却并不激进,而是全面、客观,常常被粉丝们大段截屏进行宣传。
那个词怎麽说的来着——
哦,对,智性恋天菜。
不仅仅是听衆和粉丝们,现在,他在整个音乐界都成了一块香饽饽。就连当红歌手们想与他合作,都已经难于登天。
但,其实早在他还在全心全意地做幕后时,我就已经和他合作过了。
四五年前,在我刚出道的那几个月里,我还是个斗志昂扬的小歌手。
像每一个在那个时代从网络上发家的歌手一样,我在不断更新着自己的原创作品的同时,也在努力寻找着志同道合的伙伴。
而就是在那个时候,我认识了才刚刚十九岁的綦北星。
当然,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他叫綦北星,而綦北星应当也不知道我是谁。
那首歌的词曲基本是我写的,而编曲、混音、修音由綦北星完成。
然后,像我那时候兴致勃勃地发的每一首歌一样,它沉入了互联网的茫茫大海中,再也没有擡头。
可是,我们谁也没有气馁。
两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就这样肩并肩在网络音乐的道路上前进着。
我不记得我们那个时候究竟写过多少首歌了。那当中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得到了发行,剩下的有很大一部分永远只是demo,而还有很大一部分,作为乐谱存在我的电脑里,连demo都混不上。
说到这里你也猜的出来,毫无疑问,合作越是深入、关系越是紧密,我们作为搭档的矛盾就越深。
这矛盾来自于很多地方,但最根深蒂固的一点还是在于,我执着于做自己的风格,而綦北星力主劝我融入当下流行因素。
“你是想做歌手,不是想做音乐家!”
“歌手,难道就没有音乐家的义务吗?”
“混淆概念!你大可以先想办法进入大衆视野,再坚持自己的风格!”
“到那时候,我哪里还会有做自己想做的音乐的自由?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所以呢?你就甘心永远像现在这样不温不火,做个十八线小艺人?”
“十八线怎麽了?十八线也是人!”
“你简直不可理喻!”
这样的对话越来越多、越来越激烈,以至于,到了我们合作最后的一个月,因为没有听衆,我们甚至会在评论区里相互指责——当然,仅仅指责对方的理念。
那个时候,我们谁也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们会走红。
而走红就意味着,那些你以为已经过去的一切,都要重新被抛出来,给观衆细细嚼过一遍。
所以,在那些年轻气盛的对话被尘封四五年后,当年的一切,随着我们双双飞升,又莫名其妙地被挖了出来。
也就是我们的账号双双被挖出来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当年那个素未谋面却一同走过了多少路的人,居然同在一片娱乐圈。
我不知道我和綦北星究竟算不算是“不和”,因为,我们上一次産生联系,已经是四五年前的事情了。而且那个时候,我们谁也不认识谁。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