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1 / 1)
('
几位龙王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便都心领神会。他们明白,此事非同小可,关乎着整个六界的安危。于是,他们毫不犹豫地联手催动法术,布下了威力无穷的神龙八阵。随着四位龙王的力量不断彙聚,那股强大的能量波动愈发强烈,随即这四股力量相互交织,盘旋着朝崆峒印涌去,犹如四条巨龙淩空飞翔,气势如虹。
他们不分昼夜,终于合力将崆峒印的裂痕成功修複好,封印暂且算是稳定了,他们也都力倦神疲,累得瘫坐在地上。然而,他们也心知肚明,这只不过是权宜之计。
眼下,烛九阴已经悄然觉醒,他的力量正在一点点地回归,并且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着从封印中挣脱出来。倘若再过一段时日,仅凭崆峒印,恐怕再难以将烛九阴完全镇压住了。届时若世间并无能与之分庭抗礼的力量,天地必将陷入混乱、不堪设想!
东海龙王敖广、南海龙王敖钦、西海龙王敖闰与北海龙王敖顺,此刻皆神情凝重,眉宇间愁云密布。
倏儿,乍见一道素衣飘飘的身影淩空而来,宛如皓月映照下的白玉雕像。来者仙风道骨,渺渺非同,正是峑钟山之神千岁翁。
千岁翁开口道,其声如深潭古木,沉厚而谨静:“近日我推演太乙神数,卦象倒是昭示转危为安、化险为夷。只是,昨夜星象有变,月入太微星宫,恐感不祥之事。今日前来,果然烛九阴有此异样。”
北海龙王敖顺眉头紧锁,言语中带着积虑:“正是,上神洞察天机、神见万里。原是我等觉察到了烛九阴有所殊异,便即刻赶来,未想是那崆峒印上出现一丝裂痕,三位兄长同我竭尽全力方将其修複好。只是那烛九阴……上神请上前一观。”
千岁翁往前一步,果然,离封印越近,便越能进一步感受到烛九阴那逼人的力量。
敖顺继续说道:“烛九阴的力量已恢複许多,即便当下有崆峒印压制,但其仍是蠢蠢欲动,不住地试图挣脱封印。今时今日,我等应对烛九阴已是分身无术。勉强修补崆峒印,也实乃黔驴之技。恳请上神拨云见日,为我等指点迷津!”
千岁翁捋了捋胡须,宽慰道:“龙王不必过于忧心,如今崆峒印的力量还算坚固,此孽畜短期内尚且还难以逃脱。”
千岁翁顿了顿,提议道:“或许,可去天界,上禀玉帝。衆仙智慧如海,若集诸仙之力,共议良策,必有妙计可寻。”
“上神此言甚是!事不宜迟,应速速啓程才是!”南海龙王敖钦赞同道。
言罢,千岁翁和四海龙王一行施展法力,随着祥云缭绕,腾云驾雾向着天界的方向悠然飞升。
不知那千岁翁和四海龙王去到天庭后,衆仙会想出个什麽法子来?欲知后事如何,旦听下文分解。
《北海龙宫之镇龙珠》
且说那千岁翁和四海龙王为了压制住蠢蠢欲动的烛九阴,便来到天庭,请求衆仙集思广益。他们先是来到了连接凡界与天界的唯一通道——南天门。
这座大门宏伟雄壮,两旁伫立着威严的石狮。门顶上悬挂着金色的匾额,书有“南天门”三个大字。门两侧刻有云海翻腾的图案,像极了天地宇宙的浩渺无尽。
穿过南天门,便是位于九重云霄之上的天界。此地琼楼玉宇,宫殿巍峨,金碧辉煌,每一块砖石都闪烁着不朽的灵光。琉璃瓦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芒,宛如彩虹织就的天幕。宫门两侧,神兽守卫,栩栩如生,威严庄重。步入其中,可见蟠桃树下仙子轻舞,瑶池中央莲花盛开,清泉潺潺,仙音袅袅。
天宫里的每一座宫殿都蕴藏着无尽的瑰宝,宫殿里的壁画则讲述着远古史诗,宝鼎中升腾着仙气。那些宝鼎并非凡铁所铸,而是天地精华凝聚而成,每一道纹饰都栩栩如生,叹为观止。
四海龙王先是将烛九阴的事由告知玉帝的侍从吉天君,然后再由吉天君前去禀明玉帝。玉帝得知此事后,立刻召集衆仙紧急商议对策。
玉帝威严地端坐在最中央的宝座上,庄重而神圣。他的朝服上绣满了星辰云海,头上的金冠镶嵌着宝石圣物,散发出璀璨的七彩光芒。西王母娘娘则娴静地坐在玉帝右前方,她身披霓裳羽衣,佩戴的碧玉饰品在轻纱间闪烁。其他衆仙的站位则按照等级的高低而井然有序地排列着。他们身姿挺拔,仙风道骨,或手持拂尘,或手捧法器。
“我曾在古籍《异志录》中读到过,其中记载着天地间能承载封印最为坚固的宝物便是——龙珠。”春神句芒的重音落在了最后两个字上。
龙珠,乃龙族的元神,其重要程度如同人类体内的心髒一般;如若龙珠没了,其真身及毕生修为也就一同冥灭了。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