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大内总管后怀了摄政王的崽了_分节阅读_147(1 / 1)

加入书签

“王爷去天牢可问出什么结果了?”董栋低声问道。李湛看了董栋一眼,目光深邃,不辨喜怒。“他……纪轻舟呢?”李湛开口问道。“纪小公子陪陛下去福安宫了,要将他叫回来吗?”董栋问道。李湛摆了摆手道:“不必,本王去找他。”李湛转身要走,董栋却开口叫住他道:“王爷……礼部的大人们还在前厅候着呢,事情谈得差不多了,可需要您给一个章程。”“让他们自己定吧。”李湛说罢头也不回的便要走。董栋连忙追上几步道:“王爷……到底出什么事儿了,您别吓唬属下。”李湛闻言脚步一顿,稍稍恢复了几分理智。他目光看着福安宫的方向停留了片刻,沉声道:“本王去见礼部的人,你去找一个人……”“谁啊?纪小公子吗?”董栋问道。“找到之后带到慎刑司。”李湛冷声道:“不要惊动其他人,做的干净一些。”董栋闻言眉头一拧,意识到李湛这趟去天牢,应该是得到了什么很重要的信息。待吩咐好董栋之后,李湛便去了英辉阁的前厅。礼部的人将老王爷丧仪的事情都讨论得差不多了,只是有几个重要的细节需要李湛来拍板。李湛拿过他们整理的文书看了一眼,淡淡地道:“依着你们商量的来便可,本王没有意见。”“是……敢问王爷,可还有别的吩咐没有?”张尚书开口问道。李湛想了想,开口道:“皇伯的独子夭折的早,如今他薨逝膝下不能连个持服的男丁都没有。四弟与皇伯向来亲近,不如便让四弟以子侄之礼为皇伯持服半年吧。”大渝朝倒也有这样的先例,恒郡王既然是老王爷的亲侄子,为老王爷持服倒也合乎情理。尤其这话还是李湛提出来的,众人当即都点头称是,无一人反对。今日李湛在朝堂上拒了婚事,又立了那样的誓言。可不知为何,朝臣们再次面对他时,反倒觉得摄政王威严比从前更甚了。他们后知后觉的意识到,摄政王今日之举看似是退让妥协,可实际上却像是在朝臣面前公然拔除了自己的软肋一般。他既再无私心可被揣度,那么他今后的一言一行,便将更有威信和说服力。就像他今日提出让恒郡王为老王爷持服,若是换了从前,众人少不得要猜忌他是为了将恒郡王手中管辖的吏部夺走。可今日他提出此事,却无人反驳,甚至有人主动提了吏部的归属一事。“恒郡王本就年幼,于朝政之事也不热心,吏部这段日子名义上是他在管着,实际上……”说话的朝臣说到一半,话锋一转又道:“如今恒郡王既要为老王爷持服半年,这吏部总该有个统管之人吧?”他们是礼部的人,原是没有义务操心吏部的事情。只是今日两件事情勾到了一起,自然要提醒李湛一句。李湛想了想,淡淡地道:“待皇伯丧仪之后再议此事,在合适的人选确定之前,本王便先代劳吧。三日后复朝,若是有人反对此事,届时再说。”众人闻言纷纷应是,暗道此事估计是没人会反对的。恒郡王一旦为老王爷持服,朝中除了李湛无人能顶这个缺,若真有人反对,那才是吃错药。待众人出了英辉阁之后,不由都暗暗感慨。“先帝在位时将吏部给了恒郡王管着,本就是为了制衡摄政王,没想到如今借着老王爷薨逝,这吏部竟还是回到了摄政王手里。”有人道。另一人道:“王爷行事果决,吏部由他担着,不会比从前差。”“可六部这么一算,不是尽数都归到了王爷手中吗?”那人道。旁边之人又道:“这重要吗?只要王爷好好辅佐陛下,六部都归在他手里又如何?”“这倒也是……”另一人点头道。说白了,他们这帮朝臣会忌惮李湛,担心的无非就是李湛会觊觎那个皇位。历朝历代,朝臣最怕的事情就是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改朝换代”,因为一旦这样的事情发生,朝中的势力少不得便要受到不同程度的“清洗”,这种“清洗”对于朝臣乃至朝廷的稳固而言,都是极大的打击。所以朝臣们求的无非就是个稳字。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