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1 / 1)

加入书签

('

过后许多天他将全身心投入到集训营当中,争取用有限的时间,将高二需要掌握的知识全部吸纳。

苏戟自徐寒临走那天去机场送行之后,间隔了十五天才和徐寒聊上微信。

苏戟的怨气能点燃冬天的冷空气,听着格外委屈:“你们是军事化管理了吗?为什麽管理的这麽严格?”

徐寒整日用超过十八个小时的时间学习,掌握了基础知识之后才稍微缓口气。

他坐在楼梯道里,靠在暖气片旁边,疲倦地捏了捏鼻梁:“封闭式训练,老师要求我们上交手机。”周末其实是可以拿手机联系家人的,只不过徐寒学得太忘我,属实将此事抛至了脑后,他试图安慰苏戟,“没事的,我下个周考完试就回来啦。”

寒假时间比暑假要短上一半,而徐寒又牺牲了将近一半多的时间用来提升自我。

电话那边的声音闷闷地,听着像感冒,又像是透露着担心而导致的:“徐寒,不要太累了,你知道的,以你的实力完全不用那麽拼命。”

徐寒还想辩驳几句:我不是天才,也需要一步一步夯实积累。却在苏戟的嗓音里妥协了,身体完全靠在热源上,徐寒翘了翘脚,伸了个懒腰,沉默半晌才说:“我会的,听你的。”

并不是感觉不到累,也并不是不累,好像听了苏戟的这句话之后,有了他的信任,自己仿佛跑慢点也没关系,毕竟比学习更重要的是健康的身体,以及一颗快乐的心髒。

高压的环境难免让人迷失对外界的感觉,此时徐寒又找回了以前的感官:“考完试就回家了,吃点什麽好呢。”在电话粥里煲起了报菜名这一节目。

苏戟笑着附和:“好,都去吃一遍。”

聊天接近尾声,他俩的手机挨着耳朵都略微发烫。

“记得多吃饭。”苏戟仍在叮嘱,徐寒听他的话比听韩春凤的话都多,连声让他不要担心。

苏戟安静了一会儿,小声:“我其实也找了补习老师,我的学习没有落下哦。”

徐寒附和着,像个幼师:“哦~真的吗?值得鼓励,继续加油。”

苏戟:“但是我总是学不进去,要寒寒老师在身边才能学好。”

徐寒:“苏戟你是小学生吗。”

苏戟无理但气壮:“我是啊。”

徐寒被逗笑:“好啦,我下周就回来了,记得拿着你不会的题来见我。”

最后一周,就连平常百分百投入的徐寒也忍不住出了几次神,会和千里之外的某人一样,心中漫溢着想念之情。

每日连轴转似的学习高二一整年的知识已经够累了,和徐寒一起参加集训营的熊蘅会问他:“真的不午睡吗?”

徐寒的目光像黏在草稿纸上:“你回吧,我在教室趴一趴就好了。”

除了正经上课时间,徐寒会趁课间或者休息的空挡,在学习高二体系之外做框架整理,再联系高一的知识,顺便想想苏戟还有哪一部分需要补短板。

每当这个时候他就会发一会儿呆,下了雪的树叶上挂着银霜,今年约定好要看初雪,可因为集训营的原因,手机被交了上去。

下雪那一天没办法联系想联系的人,徐寒借了辅导员的手机,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又窝在楼梯间聊电话。

落地窗外面很漂亮,几乎是银装素裹,风刮起,叶片上的积雪簌簌掉落,在阳光的照射下,像发着光的细闪,漫天飞舞,这时,听筒里苏戟对他说:“徐寒,我好想你。”

他何尝不是呢。

总归是越来越黏糊了,徐寒品尝着内心複杂的情绪,发觉这些情感比知识点更令人费解。但他似乎快要算出真正的答案了。

·

终于考完最后一场测验,由于下雪延误了飞机,同学们一起在B市玩了半天,才乘坐着晚上的飞机返回各自的家乡。将近淩晨时,飞机终于进入了阳城上空。

徐寒和熊蘅等完行李后各自道别,徐寒拿着手机给徐父打电话:“对,就是这个航站楼...嗯?在外面广场吗,好,我过来,您就在那儿等我就行,这会儿堵车了。”

徐寒刚挂电话,手机就被人抽走了,来人身材高大,替他挡了凉风。

“怎麽穿这麽薄?”

苏戟接过徐寒的箱子拎到不挡路的一边,将手里挎着的厚乎乎的围巾裹到徐寒脖子上,接着俯下身搂着徐寒:“徐老师终于学成归来了。”嗓音里含着笑意。

见徐寒没吱声,苏戟捧着他的脸蛋搓一搓,他的大掌带着手套很温暖,徐寒的脸颊变成粉色,鼻尖也红红的:“怎麽傻了?感动哭了?别哭啊。”说笑间,苏戟将自己的手套取下来,套上徐寒冰凉的双手,体温瞬间传递过来。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