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页(1 / 1)
('
真是勇气可嘉,许辞镜心里这麽想,顺带平複了一些心情。
虽然就八个字,但好歹是流量小花,为了不被群嘲应该会写的慢一点认真一些,这样他就可以晚一点写!
……
好吧,这个问题是否定的。
代苍舒7分钟多一点就写完了。
许辞镜99.99%怀疑她一定学过。
这个字不是那种从没学过还能在7,8分钟内写出来的。
主持人点了点头:“既然刚刚那个环节是由代老师开始的,那这个环节也保留这个顺序。下一位是许辞镜。”
主持人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许辞镜:我可以叫许辞树可以叫许颜就是不叫许辞镜。
……
挣扎了几分钟后他还是走上了台。
提笔的手有些抖,连主持人都注意到了。
“哎,辞镜的手好像有点抖啊,没关系的不用那麽紧张,我们这个节目环节纯属娱乐。”
天无绝人之路,许辞镜怎麽可能让小时候非主流的这种事公之于衆呢?
他瞄了一眼,这种字体似阴符经里的,那他就写多宝塔的字。
况且他实力下降的不是一星半点,这样根本就不会有人往那边想了。
快点结束,在台上太久也不是一件好事,万一被人说强行蹭镜头。
又是一个8分钟,主持人拿起贴在了準备的白板上,代苍舒写的也贴在上面。
路无尘写的基本就在模仿,线条都非常细,而且几乎是钢笔字结构怎麽写好看他就怎麽写。
总体来说,除了纸面上显得很空,其他也还算看得过去。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大抵是节目组提前都知会过了,并没有人写的太过突出。
节目组準备后期在微博上设置一个投票系统,选出本期字体最好看的一位。
许辞镜已经麻木了,这种基本流程他都知道。
这一期到这里还差了一个环节。
主持人把这个环节放在最后,预告也没有存在过过它的蹤迹。
当主持人说出环节名称的时候,许辞镜十分痛恨高中没能多背几首诗。
这个离谱的环节就叫“诗文考试”。
有种一朝回到解放前的感觉,尤其是拿到那张A3的卷子时。
第一题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中的“叶”作为什麽?
……
还不如让许辞镜全网直播写高考卷,即便成绩最后也不咋样,至少不至于一题都不会。
没关系,老师说过,不会就下一题。
Chapitre 15
第二题
“夜雨涨波高二尺,失却捣衣平正石。”中后半句“失”的是什麽?
……
许辞镜:我听着挺像个人名……
老师是说过不要在不会的题上花费太多时间,但是没说过在一题都不会的情况下还怎麽办啊?
路无尘在一旁落笔答题的样子更是让他觉得回到了高中考试时期。
毕竟初中没有这种绝望感。
先不说能不能理解,这些诗他光是看就没看到过。
凭一己之力达成给自己的生活添点堵成就。
好在节目组最后并没有收卷的打算。这张白卷要是公之于衆他就真该卷铺盖走人了。
节目组为了有科普的作用,拿出了一张新卷子,开始公布答案。
“第一题中的‘叶’一作树。指两岸青山之中。”
“第二题指的是公平公正。”
这两首诗几乎冷门到没几个人听过,即使知道也不会特地去看那些注释和翻译。
路无尘的答题纸上倒是有零星几个字。事实上也只有许辞镜以为答案要写一大串解释,说不定还有小时候老师常说的“作者情感”。
此类情感,通常是作者都解读不出来的自己内心想法。
一期的录制到这里也算是完美收官,加上后期剪辑以及配音效,最终呈现的成品应该会有趣的多。
解放后许辞镜像极了考完试对答案的那群人,抓住路无尘就问他写的什麽。
路无尘摊开卷子,第一题的答案对了大概的意思但没完全符合标準答案。
第一问答的是树林
第二题就有些滑稽了。
上面写着的是珍贵的石头。
诗里有“石”不一定是石头,有“叶”也不一定是叶子。
许辞镜有普通人下班的积极,自动放弃这些令人头疼的问题。
不得不说,人閑下来的时候真的会有许多脑洞。
路无尘坐在车上的时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
“他们写的诗那时候的人看得懂吗?”
“……看的懂吧,只不过当时可能没什麽人知道?估计就是那时候文字的一些表达,抒发自己志向的文章,就像我们现在看近代诗一样。”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