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页(1 / 1)

加入书签

('

和俞志说的一样,俞哲和俞志当年的确接到了卧底任务,在某个边境小镇上秘密训练了半年后,俞哲先投入了这个任务。

他在卧底的过程中表现的很优秀,但最后因为身份暴露死在毒贩手里。接着俞志接替了他的身份继续潜伏在毒贩组织里,并不断为国内传递消息。

却只字未提俞哲还活着的事实。

如果按照俞志的说法,这个时期的俞哲已经叛变,那麽他为了俞哲隐瞒下来,也许还能解释的过去。

但最后又为什麽兄弟相残呢?

因为这件事,俞景上完课后开始频繁出入边防所。陈淮会在训练结束或者执行任务归来后,带着他寻找俞哲留下的线索。

他说:“只要他来过,就一定会留下蹤迹。”

陈淮从边防所的档案室查起,接着又查了边防所历年来的大事件记录册。他发现从1993年起,原本归入档案室里的人员名单少了一张。他去问了在这里上班的老人,得到的答案是有一个叫俞志的人从这里调回了北京。地域符合,时间符合,陈淮不相信会这麽巧。

也就是说,那个秘密小镇很有可能就是束水。他们如果是通过束水和国外的边境线,那麽边防所应该有两人的身份记录。作为卧底,中方不可能把身份摆在明面上让那边的人查。

陈淮猜测多半是走的水路,那麽他们的终点,就很重要了。

他向上面申请拿到了查阅权,遗憾的是,里面的资料并没有记录这个“终点”究竟是哪里。

俞景今天没有课,他试图联系刘诚,但那边始终没人接电话。他穿上衣服出去找陈淮,却被告知他不在值班室。

回去后他在宿舍里待了半天,干脆趁着放假做了个大扫除,最后在角落里翻出徐州寄的补品,拿了一盒出来,在教师用的公共厨房开了火。

他没怎麽做过饭,也不知道要熬多久,于是给徐州打了个电话。

那边响了两声,很快被接通,却不是徐州的声音:“喂?”

俞景愣了一下:“沈嘉?”

电话那头似乎有重物砸落在地上,声音很大,沈嘉语调匆匆:“他喝醉了,俞老师你有什麽事吗?”

徐州继承家业,难免要在各种宴会上跟人打交道,对此俞景倒是见怪不怪,他叮嘱了沈嘉几句,就挂了电话。

刚挂断,又有电话打进来,这次是陈淮。

“我问到你爸爸的消息了。”

俞景几乎是脱口而出:“我来找你。”

陈淮说:“我在你学校门口。”

依旧是那辆熟悉的吉普,陈淮此刻没在车上,他微侧着站在车门处,右手正拿着手机讲电话。学校门口来来往往不少学生和家长,俞景却一眼就能看见他。

陈淮的目光像是有感应似的,在他看过去的前一秒和他对上,然后他挂了电话:“过来。”

俞景听话的小跑着过去,有些喘:“什麽消息?”

陈淮从外套里掏出一张照片递给他。

那是一张大合照,一眼望过去里面应该有四五十个人,都是穿着迷彩服的军人。他们的面容不算稚嫩,能看出来年龄应该在三十岁左右,隔着镜头,他们的目光坚定。而其中有两个人俞景认识,那是他的爸爸和叔叔。

陈淮在旁边解释:“老刘是这里的老人,除了我们这些新人,他还认识不少老队友。我让他帮我打听了几个,发现其中有一位正好是你爸那一届的,所以我去找了他,但他不愿意多说,除了这张大合照,我什麽都没问到。”怕他因此失望,陈淮又补充道:“但是他说你父亲曾经写了一封信给你母亲,但还没来得及寄出去就接到任务离开了,临走时匆忙把信留给了一位姓周的工作人员,委托他帮忙寄出去。如果我们能找到那封信,应该可以从上面得到关键信息。”

俞景看着照片上面的俞哲,沉默了很久。

这一刻,一直以来被他刻意忽略的想法轻轻占据了他的内心,如羽毛般拂过,却让他有了顾虑和迟来的悔意。

一个军人,牺牲在异国他乡,没有追悼,没有锦旗,甚至连真正的死亡原因都不能公之于世,那麽,他的死亡,究竟是一种荣耀,还是耻辱?究竟是没有死因,还是出于某种原因,被上面压制下来了呢?

“陈淮,”俞景擡头,带着慎重:“要不我自己去查吧。”

陈淮少见的愣了几秒,但他很快反应过来:“你怕我出事?”

他太聪明,也太直白,甚至只用几个字就能把俞景内心的挣扎全部托盘而出。

俞景不能承认,于是他露出一抹笑意:“不是。只是我觉得,你平时这麽忙,还要帮我查这些,没时间,也累。”他的目光越过陈淮,越过这条街道,落在不远处鲜亮的树叶上:“而且我觉得,你已经帮了我很多了。剩下的我自己应该也能查。”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