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页(1 / 1)

加入书签

('

反正薄太后在先帝时就已看清了自己玩不过一群人精的事实,既然如此,她又何必疯狂作死,而不是在升官发财死老公后享受人生?

许昌再次无言以对,于是瞧着远处的小点出了神。

老天在这一刻变得阴沉沉的。

决出最终的胜负的那刻,天空中划过一道惊雷,然后在衆人擡头的那刻落下眼泪般的雨滴。

“变天了……”不知是谁突然说道:“咱们还是找地方躲躲吧!”

一时间,此地人头攒动,很快变得空空如也,一片凄凉。

“变天了。”许昌回头看了眼临时搭起的观战台,强调道:“彻底变天了。”

同样变天的还有南越的朝廷。

赵佗虽然驳斥了让太子出使的建议,但也不想任命那些蠢蠢欲动的南越贵族或秦人之后,所以在纠结一番后选了爱女赵诞为正使,同时让吕家的儿子与一温姓妇人辅助一二。

“这位是……”

“龙部落的君长(首领),你叫她温嬷就成。”南越在赵佗的大刀阔斧下逐渐接受中原文化,但也没有因此改变自己的传承。

尤其是些与本土的神话息息相关的部落。

赵佗倒是想学周公旦把这些东西一并清理了,可灭神引起的反弹却让根基不稳的赵佗退避三舍,只能走起温水煮青蛙的路子。

面前的老妇身材精瘦,肤色黝黑,很有上古神话里的大巫气势。而以本地政教不分家的理念来看,她也确实是龙部落的“大巫”,同时也是本地神话里的龙母——温凤娇的直系后代。

顺带一提,这个龙母温凤娇和妈祖林默一样是真实存在的。她生于生于战国时的楚顷襄王九年,卒于秦始皇三十六年,在南越当地治水除害,深受爱戴,说是南越的大禹也不为过,因此在死后被当地封神,人称“龙母娘娘”。

直至今日,两广还有祭祀龙母,祈求龙母保佑今年风调雨顺的习俗。

同理,因为龙母的功绩,她的部落也被尊称为龙部落,并且保留着母系传承制与舅甥抚养制。

如果不是温媪,亦或说龙母在本地的威望过高,以至于连关中都对这一部落很感兴趣,要求择一有德行的长者出使大汉,赵佗是真不想让这个老妪接近爱女。

总觉得她会带坏自己七十好几才有的宝贝女儿。

第279章

温媪知道赵佗不喜自己,甚至借着祭祀龙母的名义将她逐出权力的中心。但是考虑到赵佗打压的人足以称得上车载斗量,加上他在防秦防越的同时也令双方被迫开始尝试合作,所以在拿下闽越的大汉越逼越紧时,赵佗开始优待他曾疯狂打压的人群,避免他们一股脑地倒向大汉,从而便宜了刘家的泥腿子们。

啧!

越想越觉得关中的小兔崽子会和年轻时的他一样借力打力,从内部肢解南越朝廷。

而以上帝的视角来看,赵佗的猜测非常正确,甚至称得上“知汉莫过秦”。

秦朝靠张仪的三寸不烂之舌与尉缭的金钱攻势离间六国联盟与君臣关系。

而到大秦的好大儿这儿,无论是借勋藩王打压勋贵外戚,还是借推恩令把藩王的势力一一肢解,亦或是在西域搞了一系列的政变,都让世人看到大汉这个好学生绝对称得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大汉的风俗与南越不同,你在关中……”赵佗想到关中的刘家也不过是富了四代的暴发户,连礼仪章程都是叔孙通一秦末的待诏博士主持修订的,所以那句“切莫丢了南越”的脸是怎麽也说不出口。

“算了,刘家那种扒烂族谱才找到一个魏国大夫的泥户们哪里懂得礼仪秩序。”不知是被的屈辱让赵佗的心里极不平衡,还是在打压过的温媪面前想保留一丝王的尊严,总之在短暂的语塞后,赵佗突然嘲弄般地说道:“没底蕴的才爱显摆。”

如果不是他的身份摆在这儿,他倒想去关中看看老刘家的规矩。

那一定会非常有趣。

温媪始终没有说话,这让赵诞在承此大任的不安之余又很好奇温媪此人有何能耐,居然能在无所不能的父王如此镇定。

吕嘉得知赵佗要派公主诞与温媪出使大汉时真真正正地吃了一惊。

《史记》记载吕嘉的儿女皆与王室联姻,而赵佗的幺女与吕嘉的孙子年纪相仿,自是不能乱了辈分地嫁入吕家。所以在今日以前,吕嘉对这位公主没啥印象,顶多感叹下赵佗的老当益壮与赵氏王朝的枝繁叶茂。

如若闽越未被灭掉,赵佗可能会将爱女嫁去闽越——正如他为灭掉瓯雒而令太子迎娶瓯雒公主为妻。

“大王莫不是要与大汉联姻?”纵观古今中外,联姻都是最脆弱,同时也是最令人信服的结盟方式。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