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页(1 / 1)

加入书签

('

江都王后的上位全靠母族在刘濞发疯时赶紧跳反,所以先帝为了安抚故吴之地的豪强而让连氏的女儿嫁给刘非,以此稳定当地情绪。

有着堪称天时地利人和的先决条件,江都王后趁机架空刘非的亲信也不无可能。

搞不好连关中派去的官吏都要折损一半。

“这个好办。参考高后的兄弟与文帝时的前任轵侯,连氏总得派人保护他们的女婿。”五根手指有长有短。刘瑞不信连氏内部铁板一块,更不相信连氏这种大家族连表面工作都不做:“别的不说,江都王后的亲兄弟和连氏的家仆都得跟着江都王出征。”

“不然民间指责他们无情无义前,江都王就得考虑换个王后了。”

“至于五兄……”

刘瑞的语气微微一顿,突然想起上次与刘非见面后所做过的奇葩噩梦:“比起在江都国内醉生梦死,他更想在战场上实现自己的人生意义。”

毕竟是被《汉书》评为“好气力,治宫馆,招四方豪杰,骄奢甚。”的藩王。

得知刘瑞已经接受东胡王的投诚,準备与匈奴来场收複河套的小摩擦后,江都王刘非激动的那是成宿成宿地睡不着,不仅请愿迎击匈奴,更是表示刘瑞要是缺钱缺人的话,他愿意捐出江都国库,甚至可以自备军队,自带干粮……

怎麽说呢!

即使是以抽象的角度来看,刘非的行为也很炸裂。

信乡长公主看完刘非的上书后露出一副“我看不懂,但是我大为震撼”的困惑表情,过了许久才憋出一句不算评价的评价:“五兄真是与衆不同的大丈夫。“

他老刘家居然会有这种圣人?

这简直比文帝不腹黑,高祖讲规矩还要可怕。

第298章

“陛下,五兄入京后我能请他去家中坐坐吗?”回过神的信乡长公主非常好奇这位兄长的脑子是什麽构造,于是上前悄悄求道:“陛下与五兄多日未见,怕是要寻清净之处说些私事。”

“你家?”刘瑞低头对上妹妹的眼神眼神暗示,心下一动道:“你家怕是不便谈话,还是去昌平姑母的私宅吧!”

楚元王系的红侯富侯接连去后,太皇太后便是宗室的最高长辈。可太皇太后再怎麽位高权重也改变不了她在这个延绵千年的家天下里始终是个外人,这也是宗正这个晚辈偶尔敢拿高祖文帝去压太后,但却难以对上公主的逻辑所在。比较着名的便是武帝去后,抚养昭帝的鄂邑长公主权倾朝野到连霍光都要礼让三分,最后就算捏到公主的叛国之处也不敢族诛公主一家,甚至还要安抚公主的子女,避免宗室群起而攻之。

同理,昌平大长公主作为文帝的女儿,除了不在长安的馆陶大长公主和梁王外,宗室里没人比她的辈分更高,地位更尊。

刘瑞若去信乡长公主家里肯定会有“不长眼”的强闯进来,但要是去昌平大长公主的家里,那些想来凑凑热闹的就会被昌平大长公主合理合法地拒之门外。

想到这层的信乡长公主突然无力道:“那麽多规矩,活得不累吗?”

刘瑞想说真是因为活得太累,所以后世的老钱风主打一个随行慵懒,然后嘲笑画虎不成反类犬的僞贵族们。

何必呢!那些搞君主专制的不是掉了脑袋,就是在掉脑袋的威胁下主动走向君主立宪。真正的贵族即便看不起泥腿子,也要摆出政治正确的姿态。哪像那群没钱装横的假贵族,简直比恶犬还要匪夷所思。

信乡长公主不提倒好,一提便让刘瑞动了重修汉礼的念头。

有一说一,祭祖祭天与阅兵仪式上搞点花活也没啥问题,关键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真有必要那麽累吗?

更可怕的是,汉代这个坐着上朝,还没那麽多贞洁教条的朝代已经算是规矩少的。

要是搁在动不动就下跪的清朝……估计官员的半月板都挺坚强的,居然没有关节性积液或软组织损伤。

“大汉的礼仪是叔孙通与儒家博士一起设计的。既然未複孔子推行的周礼,那便召衆家之博士修改一二吧!”虽然后世经常嘲讽欧美的私産保护因人而异,但是那句老威廉.皮特在十八世纪提出的“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言论是没有问题的,甚至放在古代也是合适的。

不如说,这一设想要是被公元前的千万级王朝付诸于现实,那麽对这一王朝的邻居而言,无疑是极为恐怖的事?

为啥?

因为这侧面反映了中央政权对基层的掌控力。

罗马依靠军事改革建立起庞大的帝国。

而大汉依靠军功制落得一个独以强亡的结局。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