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页(1 / 1)
('
教出一个预备吏,减刑八年。
进士,减刑十五年。
同理,关中给各大学派的补贴也是与他们的教书成果,尤其是去边境支教的成果挂鈎的。
要说那把阳陵县的茶馆经营得有声有色的信乡长公主真是个秒人。
为了捧皇兄的场子,同时也为报複那群碎嘴的读书人(尤其是鲁儒)。这名公主在阳陵县的太学府与最大茶馆外建了可挂数字的公告栏,定期更新各大学派的支教人数与在边境的学生人数,美其名曰是“扬君子之德,以教庶民”。
并不想支教的某些学派:“……”我可谢谢您嘞!
这下好了,某些自持背景够厚,看不起皇帝给的三瓜两枣的学派不得不为先师立下的人设奔走授课,狂做义工。
没办法,好面子与道德绑架可不是现代人的专利。
古人玩起这个可比现代人要熟练得多。
同时也残忍的多。
有了信乡长公主的“火上浇油”,边境,亦或是说边境南部与外二环的先生才多了起来。毕竟按照正常人的思维,肯定是把财産与妻儿安置到安全的地方。
同理,读书人这种还算稀缺的人才资源肯定要监视一二,免得再出中行说般的超级汉奸。
“不加分又如何?你在这儿守着,好歹是有边境军户的优惠。难道要为加分而让妻儿在这儿继续受苦?”虽然在刘瑞登基后对边境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可在世人眼里,这个地方实在是太苦了。
苦到除了大灾之年,没有人会北上寻求一线生机。
可悲的是,历史的气候周期不会放过每一个民族。
农耕民族的崛起史(大一统时代)与游牧民族几乎是重合的。同理,天灾降临时,北方的牲口也是大片大片的饿死——毕竟牲畜是吃草料的,而不是吃空气长大的。
旱季与寒冬来临时,没道理谷物不生而牧草尚存。
“哎!你说咱咋这麽命苦啊!好不容易分到田地,结果孩子又得放弃辽西的加分优惠,这……”疤脸的男子痛心疾首道:“这不是挖我的心吗?”
“呵!这就叫挖心的话,那以前的人都不活了?”疤脸的同伴拍拍他的肩膀,低情商地安慰道:“况且你的儿子女儿至少得过科举初试才能获得加分资格。”
“你呀!就别想那麽多了。还是先想想能不能在战场上争个爵位,为儿女……啊不!是孙儿争个关中或洛阳户口。”
作者有话说:
查资料才发现乌克兰真是种田人的圣地。世界三大黑土地里美国的有风沙困扰,中国的有日照困扰。唯独乌克兰是几乎没有任何缺点。然而在大灾难下,还是挡不住啊!
这几天看了孤注一掷和封神,怎麽说呢!期待很高,看完后总有一种不上不下的感觉。两部片子在我这儿都是六分,属于憋了口气但就是没能上佳作的地步。
孤注一掷是强行符合happyending而后半段反派降智了。对比刘德华和吴彦祖演的《门徒》,这部剧对反派的家庭刻画太简陋了。简陋到仿佛是为了洗白反派而强行弄个蹦蹦跳跳的小女孩过来。让人怀疑反派到底疼不疼女儿。你说他疼吧!正常父亲会把女儿带到这种地方吗?你说他不疼吧!他又表现得很疼。如果孤注一掷和上个世纪香港禁片《打蛇人》一样搞个BE,估计导演会被骂死,但片子也会直沖八分。
封神是因为费翔的口音太出戏加上导演和拍画皮二时一样,很努力地讲了个有关人性的问题,但拍出来给人一种好像说了什麽但又没直击心灵的遗憾感,而且有BUG——殷郊作为殷商的王室成员在有闻太师和四魔将的情况下居然会发出“世间居然有仙人”的疑问。即便闻太师北征十年,他也应该听说过有这麽个人并且知道仙人是真实存在的吧!最重要的是妲己居然这麽容易地附身殷商王子并杀了商人,这很不合理啊!
按照剧情设计,殷商的开国者成汤能封印白狐说明他们这一脉是有点特殊能力的,否则也不会有比干的玲珑心和闻太师的存在。所以如此特殊的殷商王室,有比干这种大祭司的殷商王室怎麽可能在宫里没养保护大王的奇人异士?原版小说里有紫龙真气来圆杨戬为何杀不了纣王和女娲为何要让狐貍精去干坏事的设定,但这里没有,所以逻辑不通。
另外,殷寿都许下自焚的诺言了,这麽大张旗鼓地召方士真的好吗?你能不能找个近臣偷偷地叫吗?正大光明地找不是告诉全天下你怕死,你的王位来的有问题吗?这不是给诸侯和百姓正大光明的造反借口?
第311章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