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页(1 / 1)

加入书签

('

而对熟悉后世梗的观衆而言,黑白掉,播音腔,加上一个戴着墨镜的白发老外与经典不变的背景音。

嗯!

是大型纪录片的前调没错。

【两千一百年的石碑一眼鑒假,昨日的青铜货真价实……】

一群套在白筒子(大白褂)的男女对着耶路撒冷石碑指指点点,随即将新得好似铜鏽都是印上去的西方文物捧上神坛。

【《孝高武杂谈》的真实性实在可疑,老祖宗的背书闭口不谈。】

画面上的教授振振有词的解释着《孝高武杂谈》为何是中国炮制的虚假史料,也是这个猛烈抨击《孝高武杂谈》的教授顶着一头白发为以往的言论表示忏悔,承认自己存在严重的学术错误,不该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质疑他国的文献真假。

【给他一个开疆拓土的机会,他能让全世界的学者泪流满面。】

偌大的甘泉宫里,退休的孝高武帝穿着与之身份不符的短褐擦拭外使赠送的各色石碑、铜器、一切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

而将镜头转移到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的各大国家里,如未脱离周边侵扰的马加比王朝一边欣喜于丝绸之路上的最大商家同意他们以物换物的请求,一面吐槽大汉的皇帝真是奇怪,放着黄金细软不要,偏生喜欢不值钱的玩意。

【再给他个创办学宫的机会,他能让洛阳的开发商欲哭无泪,抠脚抠到手指抽筋。】

这次便是衆人熟悉的挖掘场面,只是挖的不是皇陵,而是埋在万国学宫下的各色古籍,以及站在一旁抽烟,就差配个“雪花~飘飘北风萧萧~”的大老板们。

【他就是皇帝里最会搞事的作家,作家里最会集邮的皇帝——孝高武帝。】

画面快切了十一二款孝高武帝——有年轻的,有老年的;有AI複刻的,有后人扮演的,总之就是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传奇,但不变的是原型的牛逼与留给后世的想象空间。

【公元前163年,孝高武帝出生在他父亲的北宫里。】

【有人生来就是牛马,有人出生就罗马。】

【作为景帝的大宝贝儿,他的存在让兄弟知道什麽叫货比货得扔货,人比人气死人。】

已经有了好几个老婆的太子刘啓:“……”作为父亲,他不想主动拉踩任何一个孩子,可要是这父亲的前缀是大汉皇帝,那麽在有麒麟儿的当下,他肯定会因此忽略其他孩子。

【七八岁就替母分忧,压制跋扈的豹纹阿姨们。】

虽然不懂豹纹阿姨是什麽鬼,但是通过“替母分忧”的关键词能猜到这位孝高武帝的练手对象是宫里的女人和庶出兄弟。

彼时的北宫除了太子妃薄细君,还有已为刘啓生下长子次子的栗姬,以及已被馆陶长公主推荐给刘啓的程姬等一衆妻妾。

相较于把薄细君当成竞争对手的栗姬,程姬虽有程不识这个有利亲戚,但考虑到历史上的戾太子的良家子里就有李广的女儿,有此可见程姬的身份在太子的姬妾里也不算什麽,无法像薄细君那样给刘啓提供有力的政治帮扶,因此得薄细君的儿子会登基为帝,程姬的第一反应不是遗憾,而是松了口气。

不同于宫女出身,与刘啓算是自由恋爱的栗姬,程姬作为馆陶长公主献上的女子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所以在进宫后是惶恐不安的。

吕家的倒台与薄姬、窦漪房的上位让不少人都看到家族以女兴起的可能,从而像《情深深雨蒙蒙》里的雪姨推动茹萍去竞争书桓般逼着女儿拨到最后。

可汉代不同于往后的王朝。

太后这个老皇帝的力量是很可怕的,可怕到汉武帝年轻时都不敢妄动,可怕到外戚的灭族速度快得令人难以置信。

而今得知薄细君的儿子会是最后的胜利者,北宫的女子遗憾归遗憾,但好歹能轻松自在些,不必再过惶恐不安的日子。

不过听到孝高武帝七八岁就拿嫔妃和庶出兄弟开刀后,她们还是吸了口凉气。

刘瑞对付梁王和窦漪房的片段还历历在目。

要是他拿那种手段对付她们……

嘶……

至此北宫除了脑子不太正常的栗姬,其她姬妾都彻底躺平,甚至还有未承宠的请求离宫,拿着补偿回家当起了小地主。

【十九岁接手大汉集团,二十二岁去草匈奴,二十七岁看着尽数入京的南方诸王,终于可以安心北上,借由东西伯利亚去阿拉斯加寻找土豆。】

一只商队在冰天雪地里不断前行,最后跨过白令海峡,对着一片不太宜居的土地陷入了沉思,开始怀疑皇帝是不是脑子坏了,居然会对这种地方念念不忘。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