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页(1 / 1)

加入书签

('

“尝尝。”刘瑞对安归亚说道,可眼睛却一直盯着约雅斤:“相信我,拿它做点心真的非常不错。”

中东和罗马自然也有制糖技术,然而在8世纪的阿拉伯商人把南亚的蔗糖卖到全世界前,他们的甜味来源非常单调,有且只有蜂蜜和水果,然后埃及传来的纸莎草芽,算是比较平民化的甜味来源。

当然,各国的商人也有尝试制作糖块,但结果嘛……

“这是用柘做的吧!“约雅斤用小指蘸着晶体尝尝,居然露出怀念的表情:“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大流士一世曾将国土推到格德罗西亚(今巴基斯坦与阿富汗的交界处),并且在那儿发现了能流蜜的芦苇。”

“柘?流蜜的芦苇?”刘瑞愣了三四秒才反应过来道:“你是指甘蔗。”

“甘蔗?”

“就是那种一节一节的,嚼起来有甜味的棍状植物。”刘瑞想说那玩意像黑色的竹子,但又想到二者的老家没有竹子,所以在那儿绞尽脑汁地想着合适的形容词,最后干脆破罐子摔道:“需要给你找个参照吗?”

自打墨家在刘瑞的指示下搞出火药的附赠品——白糖后,运到北方的甘蔗就急速减少,甚至在甘蔗园到长安、洛阳的路上还建起无数的加工厂,搞出古代的承包制与最后一公里。

“失去格德罗西亚的日子不好过吧!”

安息之所以难以超越巅峰时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其主要原因还是他们失去了能提供军费的经济大区——古埃及与古印度。

古埃及的莎草纸支撑着许多国家的文化输出。虽然和非洲大区的其它国家相比,埃及的黄金少的可怜,但要把黄金运到罗马和安息,埃及都是大航海与苏伊士运河前的必经之路。

至于印度……现在该叫身毒,或是由印度-希腊王国+巽伽王朝+百乘王朝+羯陵伽国等无数个南亚小国所组成的……联邦?

嘶……

好像也不能称之为“联邦”吧!

毕竟跟衆所周知的联邦相比,这地儿堪称南亚小战国,南亚小欧洲,定期上演“田氏代齐”、“黄袍加身”、“挟天子以令诸侯”等经典大戏。

这种情况下的身毒就算气候便于甘蔗生长,也无法在质量与産量上和大汉较量。

更扎心的是与安息接壤的印度-希腊王国曾隶属于亚历山大的马其顿王国。而在那位横跨欧亚的君主过世后,自喻为“大流士之后”,“阿契美尼德王朝继承者”的安息与印度-希腊王国相处得并不友好,同时因为印度-希腊王国保留了佛教信仰,而巽伽王朝则大力发展阿育王的婆罗门教,所以在身毒的西北部出现了令安息帝国十分恼火的情况——那个与希腊说不清道不明的罗马在远程支持不肯屈服的印度-希腊王国。而安息本想联合大月氏和巽伽王朝一起吞并孤立无援的印度-希腊王国,可大月氏有乌孙匈奴这两宿敌,而巽伽王朝同样面临着百乘的威胁,并不能给安息提供强力支持。

安息:“……”指望你们的我真是小丑。

“何止是不好过啊!我们的国君……”约雅斤的声音微微一顿,流露出令安归亚都为之侧目的苦笑:“国内所有的富商贵族都被他借了遍……”

刘瑞想到15世纪的哈布斯堡,意味深长道:“迪拉姆(安息的货币)的含银量也降了不少吧!”

“何止是降了不少……”提起这事约雅斤就一肚子的气:“在我出发前,国君已下令更改迪拉姆的重量……导致平民不得不去达利克(安息帝国里类似于投行的机构)换钱。”然后还上缴一定的手工费。

“这倒是和二三十年前的大汉非常相似。”刘瑞露出“我懂你”的表情,同时被死去的记忆撞得头皮发麻:“当年为了国家发展,我们这儿也出现了批粗制滥造货币,导致黔首一度只能以物易物。”

第375章

“看您的样子,我真想象不出大汉会出这种事情。”约雅斤家既有人做正常生意,也有人搞高利贷生意,更有人和苦行僧般遵循正统的宗教生活,可无论是哪个,都不希望国家通过“印钞”来解决当下的资金困境。

况且古代的“印钞”还与现代不同。

古代是真金白银的钱币交易,资産缩水的痛感与现代相比,就好比是无痛拔牙PK膝盖淤青——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事儿。

安息倒是想过向外输出膨胀,毕竟他们的迪拉姆其实就是换了名字的德拉克马,所以在标準相同的情况下,哪怕是与安息不和的印度-希腊王国、塞琉古王朝,都还认可安息的迪拉姆。

可想是一回事,人家愿不愿意承认又是另一回事。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