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页(1 / 1)

加入书签

('

这时可没摄像头与影像技术,所以黔首想躲几年或假装野人也没啥难度,甚至一些游侠会以自己换过几个身份,上过几次郡县通缉作为谈资。

中山国虽占据天险,但也占了靠近边境的一大便利。

边境近年可没少从匈奴讨回的流亡人口。

受不了被刘胜剥削的中山国人可不就借这个便利在上谷、渔阳等靠近匈奴的郡县搞了个新号重来。

你要说那边境的官吏听不出外地口音吧!那肯定是睁眼瞎说。

是事实他们清楚登记的难民里有不少是别地的亡命之徒或受压黔首,但是为了政绩好看,增加兵源,也只能作不知道地给了身份。

可边境的郡县这麽一搞,其它地就不高兴了。

人口可是评判政绩的重要标準。

眼见中山人口流失加剧,兜不住的官吏自然是把事情捅到皇帝面前,然后有了刘瑞顺路敲打兄长的支线展开:“兄长可知,弟弟路过代国时找堂兄借了藩王的马车。”

如果是刘荣、刘德,乃至刘胜的同胞兄长在此听了这话都会条件反射地多想一步,可是刘胜不是他们,他是少数没有继承刘啓智商的草包一个,属于是走刘武的路了。

“哦!你是穷到要找代王借马车了?”被训的刘胜心情不好,加上他在长信宫时就与刘瑞不大对付,所以即便窦绾狂掐丈夫的手背,他也是把嘴贱进行到底:“你不会把大父和阿父攒的家底打光吧!”他与窦绾成婚前去少府点过结婚用品,所以知道内帑的钱已多到麻绳开始腐烂。

一旁的郦寄被这无脑的发言震惊到了。

他看向把老臣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刘瑞再看看刘胜,顺带对比先帝砸死吴王太子的英姿与文帝把周勃整得神经衰弱的心机,最后得出三族不保的可怕结论——中山王不会是抱养的吧!

不然同为先帝之子,怎麽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能大到这步?

“……没有。”刘瑞盯着刘胜的蠢脸幽幽道:“关中的勋贵知道朕想打匈奴后特别‘热情’,纷纷对朕‘慷慨解囊’,帮助朕把右内史郡的黔首迁入长安。”

第403章

“关中的勋贵为何要借钱给你,他们什麽时候变得这麽好说话了?”刘胜的脸上写满了与成年人不符的清澈愚蠢:“你有什麽特别掏钱技巧吗?孤缺钱时找周围的富商借了一圈也没个忠臣愿意解囊。”

“……”这话的槽点实在太多了让人无从吐槽。

刘瑞为何借得到钱?还不是有军队作为暴力机器说服勋贵。况且刘瑞借钱也非个人享受,之后会用河套地的草场与前线的奴隶用于抵债。

勋贵是怕刘瑞动刀,但也不是怕到没有反抗的勇气——毕竟他们富的拥有家仆一千,穷的也有家仆一百,这群人若掀起暴动肯定是够刘瑞好受,可刘瑞懂得棍棒加枣,所以他们的怒气值被控制在一合理範围内,并且因为政治爆炸。

反观刘胜……

怎麽说呢!

中山国的豪强与其说是抱有怒气,不如说是懒得应对单蠢的刘胜。

刘瑞记得刘胜离开关中时还有点脑子,怎麽不过四年的功夫就完全听不懂任何隐喻?难道纵欲真的会让智商降低?

来不及找文献论证的刘瑞决定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兄长变得安分守己:“你喜欢崖州(海南)还是夷州(台湾)?”

“……陛下何意?”

“朕问你想流放崖州还是夷州。”刘瑞打量着兄长的身板,断定他与汉昭烈帝的战力差了十万八千里,生存力上更是没有可比之处——后者可是三国跑男,能从吕布曹操公孙瓒那儿全身而退的硬核狠人。

反观前者……

“兄弟一场,朕也不好将你丢在边境之地,更怕你从边境逃回中山国时死在路上。”刘瑞的声音平淡无奇,仔细听还可以品出“为你好的可怕意味”:“朕有丈量天地之宽的宏图大志,所以想在崖州夷州练个海军。”

“你要是被流放到那儿,人生安全也有所保障,搞不好还可以混个军功荫庇更多更子孙。”汉朝的小宗自推恩令后就不会有兄终弟及的宽容操作,因此史上的中山王系传到刘胜的来孙那儿因无子国除,最后被汉宣帝的第五子接手王爵。

宗室如此,勋贵们就更难过了。尤其是在绛侯家接连出了三大罪后,很多老将无限延迟了致仕时间,摆出一副要在位上呆到死的拼命姿态。

刘胜想问“陛下您是在开玩笑”吗?可是刘瑞与他不熟,甚少会开他的玩笑。

“朕最近会梦到父皇,他斥责朕忙于朝政而对兄弟缺乏基本关照。”刘瑞突然话音一转,幽幽的语气让刘胜感到毛骨悚然:“朕想着那阳陵仅有大兄陪着未免孤寂,所以想……”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