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页(1 / 1)

加入书签

('

颜异的不语搁在不懂大汉内情的安德烈亚斯那儿,就是汉人谦和有礼的象征。

因为颜异十分欣赏有好学有才的人,所以将携带的笔墨分给对方。

安德烈亚斯初用毛笔还有点不适,但是用木枝在沙漠上画了几天便习惯这种书写方式。

“这可比芦苇笔要方便的多。”

作为鹅毛笔和钢笔的前身,芦苇笔的笔尖容易磨损,吸墨量也少于毛笔,所以很难书写流畅。

初学者若把握不好力道,或是买了比较便宜的莎草纸,就有可能一笔戳破书写材料。

“赛里斯人真是聪明。”安德烈亚斯用颜异提供的笔纸记录他此刻的见闻——

【除了拥有精妙的文字与巧夺天工的书写方式,赛里斯人的谦和也令我感到印象深刻。不同于粗俗的罗马人和有气无力的蛮族,他们的声音是洪亮的,有信心的,但却不似罗马人般空有勇气,难以听出文明的纤巧优雅。】

安德烈亚斯笔尖一顿,随即写下这一路的转变:【赛里斯的使臣自称是皇帝还未登基时的顾问,而他展现的风度谈吐足以说明赛里斯的皇帝品位高雅,慧眼如炬。和所有隔着面纱欣赏的缪斯之美的无知者般,我对赛里斯的印象也曾限于柔软的丝绸与甜蜜的糖块,觉得他们能文能武,但比罗马花了更多精力在个人享受上,所以不似罗马人般在武力与扩张上有着狂热追求。】

【但是抵达楼兰国后,我再次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惭愧。】

【赛里斯的扩张是有序,无形的。面对不同的外族,他们有着不同的扩张方式。】

【赛里斯的使臣告诉我,他们的皇帝奉行一种三重扩张的精妙思路——武力扩张是可以扩张的前置条件,同时也是扩张成功的压舱石,想要完成扩张之后的融合,就得实行经济控制与文化入侵。】

颜异在聊这些事时讲得玄之又玄,避免对方看出他在此事上的一知半解。

搞笑的是,颜异无需说得太多,安德烈亚斯便自动脑补刘瑞的生意——

【这真是个天才之举。】

他在记录里如此写道——【亚历山大死了,但却把希腊的文明带向世界。如果让亚历山大和赛里斯的皇帝融为一体,那将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征服者。】

末了,他还补充道:【不过看赛里斯人和楼兰人的相处模式,赛里斯的皇帝不会打扮成外族模样(讽刺亚历山大为了讨好粟特人而引入波斯的风俗文化,结果遭到马其顿人的强烈不满)。】

而在见到刘瑞的那刻,安德烈亚斯经历了自龟兹以外的N次震撼——因为对方实在是太年轻了,也太容易让人幻视文弱版的亚历山大。

毫无疑问,在安德烈亚斯的眼里,刘瑞是美的,是与阿波罗截然不同的美青年。

【我能想象阿波罗的样子。】他在抵达赛里斯的中心后如此写道:【希腊的雕刻家们可以再现阿波罗的英俊挺拔,但却无法刻出能让阿弗洛狄特都为之心碎的没药少年。】

【赛里斯的皇帝很年轻,至少比我想的年轻,同时也比他的外表显得年轻。】

【看到他的那刻,我才明白戏剧家对阿多尼斯的描述有多粗浅。如果让赛里斯的皇帝扮演能让女神心碎的没药少年,一定会场场爆满,让雕刻家们灵感爆发。】

【不过用皮囊之美来全述一位年轻有为的皇帝也太失礼了。和阿多尼斯相比,赛里斯的皇帝同时具有赫尔墨斯的智慧与伶俐口舌。】

话到最后,他还不忘精準描述刘瑞身上的矛盾之处:【依我看,他像有着少年面孔的狡诈老人。】

第472章

卡塔利亚原本没有写游记的习惯,但是看着安德烈亚斯笔耕不辍,摆出一副要出大作的勤奋姿态,她也想着要不要以自己的经历为蓝本,写部横跨亚欧大陆的超长游记。别看她年纪不大,经历的事却抵得人家三辈子。

和建筑师出身的安德烈亚斯不同,卡塔利亚的笔触更为细腻,但却少了繁複的比喻。

后世研究西汉的资料时也爱对比二者的游记,然后从历史谈到性别,最后升为社会研究。

不同于在少数人上琢磨太多的《安德烈亚斯游记》,卡塔利亚对风土人情描述得更深,同时也为安德烈亚斯一笔带过的内容提供了有效补充。

【从文化上看,楼兰人受大月氏的影响更深,并且带有羌人的影子。接待我们的楼兰官员叫安归亚,据说是最早抵达赛里斯的西域人,同时也是赛里斯皇帝的西域代理人。】卡塔利亚一边观察着楼兰人与汉人的相处模式,一面写下自己的感受:【楼兰人看赛里斯人的眼神让我想到几年前的希腊人,里头虽没多少善意,但却被畏惧禁锢得动弹不得。赛里斯人对楼兰人的态度也不像是征服者对被征服者。罗马人虽征服了希腊,但却在文化上被希腊人征服。赛里斯人与罗马人截然不同,他们有着不同的文化体系,即使是让一万个希腊人来同化他们,也不可能取得成效。】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