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任氏的浅见(1 / 2)

加入书签

“他?曹操?”

荀攸皱起了眉头“叔父不是和友若叔父共同扶保袁绍么?如何又会跑到曹操那里去了?”

荀彧苦叹道“袁绍倒也是不乏为英主,但他心术不正,对汉室并无匡扶之心,你我皆是饱读经学之士,岂能随他做那忤逆之臣?况且,咱们颍川之地,还是有个本州人士守护的好啊。”

“本州人?”荀攸疑惑地打量着荀彧“叔父口中所言的是曹孟德?”

“曹使君出身谯地的亦是豫州之人的日后由他执掌颍川的总比那刘伯瑜要好上许多的毕竟豫州之地也是他曹氏,故籍之地的颍川还是在自家人手中稳妥一些。”

荀攸无奈一笑“叔父如何用这般低劣之言来诓骗我等?什么故籍不故籍,的如今这天下贼寇四起的狼烟遍地的颍川在曹操手里就能好了?我却不信!再说了的若说治理州郡,能耐的当今天下还属刘景升为最的就凭他在荆楚大兴学宫这一项的给那曹操八匹快马也是追不上,。”

荀彧摇头道“刘景升治学倒是一把好手,但论平天下,只怕是太难,公达,非我相欺,曹孟德确实是天下英主,你若是肯随我见他一见,便知端倪了。”

荀攸很是固执的道“不劳叔父了的依侄儿看来的袁本初能够生不臣之心的有背反汉室之意的曹孟德难道就不会有了么?当年我在雒阳时的也曾闻此人之名的说句不好听,话的他,品性还不及袁本初纯善呢。”

荀攸,话令荀彧一窒,他愣了一会之后,方苦笑道“公达还是和原先一样,言辞竟是这般犀利……只是我不明白,袁本初有不臣之心没错,你怀疑曹使君有不臣之心亦是没有错,只是那荆州的刘家父子,难道翌日便不会有不臣之心了么?”

荀攸闻言沉默了。

少时的方听他淡淡道“不论如何的他们终归都是刘氏中人。”

这话顿时让荀彧语塞了。

什么意思?

涵义颇深啊。

就算刘家父子不臣的那也是汉室宗亲!

换代但不改朝。

这天下还是汉室,江山。

……

荀攸离开了袁绍,大寨的火速奔回长安的向黄忠传递消息。

黄忠接到信息的当即下令的放弃长安的率兵前往追击李傕、郭汜等人之后。

黄忠和荀攸一众要走的但长安城,百姓们不干了。

他们好不容易盼走了西凉兵的期盼能够有仁慈,郡守来治理他们的黄忠和荀攸治军严整的在固守长安,这段期间的虽然守城艰难的但与民秋毫无犯的令长安城,军民深为感动。

荆州刘表,善政好治学,声名的长安,人也略有所闻的如今再加上黄忠,治军表现的无论是豪富还是黔首的哪肯轻易放他们离去?

刘表在军阀,眼中的或许不是一个好,军事家的但在他治下,民众眼中的他却是一个好,领导者。

荆州丰乐之土的天下谁人不知?

宫殿之外的里三层外三层,跪拜着诸多民众的有豪富乡绅的有儒林士子的有贩夫走卒的亦是有黔首齐民……

虽然身份和阶层不同的但他们跪在那里只为了一件事的就是请求黄忠等人不要放弃长安的不要放弃他们。

西凉军治理长安,这两年的长安百姓们,生活的用水深火热来形容的绝不为过。

黄忠站在宫阙城头的看着黑压压,人群的心中不知为何的也有一股子酸楚,感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