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形势(1 / 2)
袁熙穿着粗麻衣物,卷起裤腿,穿着草鞋站在间,高高举起手里的锄头,对着面前的田垄挥了下去。
他的身后,是甄皇后诸女以及部分官员将领,也同样在用工具松动土地,如今时间已经来到了秋天,刚刚秋收完毕,为了种植来年的小麦,重新更换田垄种植,是为垄作法。
这是华夏从西周起就发现的的耕作法,在高于地面上的土壤上耕种作物,以提高地温,防旱抗涝,从而提高产量。
为了保持土地肥力,低垄和高垄是交替耕作种植的,且垄沟互换,也更有利于播种,这种方法能极大提高产量,更多的产量便意味着更多的人口和更加发达的生产力,这也是造就了华夏人民耕作的优良传统。
而西方在同时期到之后一千五百年时间内都没有发明垄作法,加上其播种都是简单往土地里面一撒,然后听天由命,所以其很大一段时间内产量不足华夏的同样土地的五分之一。
这也是为什么欧洲有大片适宜耕种的土地,且耕地面积大于华夏的情况下,人口上限不足华夏一半的原因。
如今袁熙便是依照汉朝留下来的传统,耕种期天子百官都要亲自下田的传统,带领朝廷众官在邺城外面主持秋种仪式,这是袁熙这些年只要不打仗,就一直遵循的传统,内眷和文武百官都早已经习惯了。
自上次攻下雒阳后,袁熙就没有继续发兵,而是回到邺城后度过了整个夏天,让兵士百姓休养生息,迎来了一个平和的秋收秋种时节。
这几个月里面,因为袁熙的种种手段,晋魏并未再兴兵事,实在是双方都打的有些累了。
而这段时间里面,曹魏在丢失雒阳的压力下,终于是将朝廷西迁去了长安,依照地利阻挡晋军接下来的攻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