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页(1 / 1)
('
眼见两人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有所松动,顾辞又弱弱的开了口,可不知想到了什麽,又闭了嘴,整个人显得十分犹豫。
徐长明受不了他磨唧唧的样,将文书撂到桌子上,问:“到底想问什麽?还吞吞吐吐的。”
顾辞“嘿嘿”一笑,笑得十分讨好:“我听府上的人说今天晚上京城里有灯会。”
徐长明:“与你有何关系?”
顾辞眨巴眨巴眼睛,眼睛里满是祈求:“我长这麽大还没看过灯会呢,殿下让我出去看看灯会好不好?”
徐长明:“……”
这人前几天还生他的气,眼下就求着自己带他去看灯会,现在的年轻人脾气都这麽多变的吗?
徐长明本来想要拒绝他,但一想到他那句“从小到大都没有看过灯会”,又忍不住心软了。
“可以去,但是我要跟着你。”
顾辞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行,那就这麽定了!”
然而徐长明却道:“但我带你去看灯会是有条件的。”
顾辞:“什麽条件?”
“今天把孙子兵法的前半部分全都会背。”
顾辞:“……“
孙子兵法总共有十三篇,这样算下来的话,今天都得背六篇。
顾辞不再说话,打起了精神背书。
直至傍晚时分,顾辞才拿着书犹犹豫豫的走到了徐长明身边。
徐长明活像是一个严苛的教书先生,而顾辞则是那个战战兢兢的学生。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故,故,故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顾辞背到这里卡了壳,脚气的脑子也想不起来接下来是什麽了。
徐长明见他满头大汗,不由叹息一声,提醒他道:“故五行无常胜。”
顾辞立刻想了起来:“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背完,顾辞用他那双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徐长明。
徐长明无奈了,道:“今天带你去看灯会,但是你也要时常巩固,下半部孙子兵法也要快点会背。”
顾辞点头如捣蒜:“殿下你放心吧,只要你今天带我去看灯会,我肯定悬梁刺骨,好好背书。”
夜晚的京城,热闹非凡。
人群熙攘,摩肩接踵,顾辞紧紧的跟着徐长明,一路惊叹不已。
“殿下,那边有猜字谜的,我们要不要也跟过去看看?”
徐长明点了点头,两人走到了猜字谜的摊位前。
“日落在西边?”顾辞挠了挠头。
徐长明想都不用想:“晒。”
“三人一日去观景?”
“春。”
看徐长明问什麽都知道,一副高高在上无所不知的样子,顾辞就气不打一处来,他指了指挂的最高的那个灯谜,问:“那个的答案呢?“
徐长明看了一眼,念出了灯谜:“阶下几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是风筝。”
顾辞还是不服气,又指了另外一个,道:“这个呢?”
“层层石头不见山,短短路程走不完。轰轰雷声不见雨,飘飘大雪不见寒。”徐长明看着顾辞,眼睛中不觉带上了些许笑意:“这个更简单,是石墨。”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徐长明一袭月白色锦袍,比顾辞高了一头,顾辞左手中提了好几个猜字谜赢来的灯笼,他穿着一袭黑衣短打,看起来颇有少年意气,只是那被包扎成木乃伊似的右胳膊实在是煞风景。
两人边走边聊,便是在此时,旁边负责打火花的却出了事故,只见一火光映了满天,徐长明和顾辞同时躲避,仅仅是在顷刻之间,徐长明回过神来,便已经不见了顾辞的蹤影。
徐长明神色不动,但眸光暗沉,隐隐有一丝冷光划过。
而在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里,流影早就等顾辞等了半天。
见顾辞出现,流影明显松了一口气。
“我跟二殿下的人联系过了,他们想借流觞之手杀死丞相之女,让其与太子交恶,好借此搬弄是非,挑拨离间。”
顾辞问:“你答应了吗?”
流影道:“没有,但我觉得他们肯定会找别人来做这件事情。”
顾辞点了点头:“继续监视着二皇子,但不要让他察觉到。”
流影道:“你跟我走吗?”
顾辞摇了摇头:“我眼下还不能离开东宫,据徐长明所说,泽州出现了云南王余党的蹤迹。” ', '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