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1 / 1)

加入书签

('

他们用稚童肱骨做成骨哨,可吹出只有马能听见的哨声。在训马时将惩罚和哨声重叠,待马形成记忆后,便可用骨哨控制马匹行为。

谢景熙幼时熟读兵书便听闻过,太祖皇帝时期,突厥人曾故意让一批战马被大周军队截获,而后便用这一招,在战场上令周军乱了阵脚。

“那对方利用郡主坠马的意外,引我们去查王瑀贪污军饷的案子……”裴真不解,问谢景熙到,“又图谋什麽?”

谢景熙思忖良久,缓声道:“对方所图,目前还不清楚。也许只是朝中某个乐见王沈两党争斗,想坐收渔翁之利的人设局,也未可知。”

毕竟沈朝颜承着所谓的“太子命格”,她若真的死于坠马,兇手可借此做的文章,那可太多了。

心里没来由地空了一拍,谢景熙生出些许烦躁。

他蹙眉看向裴真,吩咐到,“即日起,多派两人盯住沈朝颜,务必确保她身边时刻有人跟着。”

“哦……”裴真应了一声,合上堂门离开了。

讼棘堂里安静下来,沉夜将阑,室内一灯如豆。更漏窸窸窣窣地流淌,像小虫子在啃噬着耳朵。

谢景熙行入堂后的寝屋,心头也像是正在被什麽噬咬着,散出些刺痒的异感。

本以为沈傅死后,他与沈朝颜便是从此陌路。饶是后来她死缠烂打,谢景熙虽许了她参与案子,但在心里早已划下一条泾渭分明、不可逾越的界线。可谁曾想,这案子查来查去,竟莫名又将她牵扯进来。

而更糟糕的是,那条曾由他亲自设下的藩篱,竟也破天荒地松动了。

上一次,是在国子监,他为了救她,险些佘了自己的一条腿。彼时,他尚能以人臣之责自辩;而方才,仅凭一个毫无道理的猜测,他便破例在她身边安插了大理寺的暗卫。

这样的事,他从未为任何一人做过。

谢景熙烦躁地扔了手里的衣裳,侧身撚灭屋里的灯火。

*

翌日的朝会果真风平浪静。

关于左骁卫连夜运马一事,大家都心照不宣地没有提及。近日来手上公文堆积如山,还有陈之仲和丰州瘟疫的案子要从头理一遍,谢景熙没什麽胃口,退朝后便省了午食,径直回了大理寺。

他让人取来卷宗,刚坐下展开,裴真就面带菜色地摸了进来。

“大人,”他有些为难,支吾了半晌才凑过去压低声音道:“昭平郡主……”

话没说完,就被门外一句清亮的“谢寺卿”打断了。

谢景熙一怔,擡头扫过裴真,竟从他眼中看出了点爱莫能助的怅然。

“谢寺卿。”

沈朝颜巧笑,不等谢景熙找理由赶人,她眼疾手快地挤开了裴真,提着个小食盒凑到了谢景熙身边。

“上次画舫相救,我还没来得及跟你道谢,想着你最近公务繁忙,平时也不好来叨扰,这儿刚好赶上饭点……”

她碎碎念着,不请自来地将食盒里的东西摆了一桌,“啊呀!”

沈朝颜惊呼,走进一步,差点贴上谢景熙的鼻子,“怎麽几日不见,谢寺卿就瘦成这样了?莫不是身子不适,染了什麽风热风寒的?”

她一边说,一边伸手就往谢景熙的腕间探去,嘴上还振振有词地道:“谢寺卿你不知道,我其实是略懂些医术的,不如我给你把把脉,有啥小病小灾的赶紧治唔……”

指上一滑,那只刚被拽进手里的腕子,像只滑溜溜的泥鳅,倏地逃走了。

眼前之人神色清淡地睥睨着她,冷声道:“郡主真是贵人多忘事,我们三日前不才一同从蓬莱殿面圣出来?”

“哦……”沈朝颜被戳穿,却依旧面不改色地胡诌到,“不是有句话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麽?我与谢寺卿三日没见,当真是如同隔了九个秋天那麽难熬。”

一席话说完,堂上陷入死寂。旁边的裴真实在听不下去,识趣地先告退了。

谢景熙整了整被她扯乱的袖子,淡声道:“前日里冯寺丞经手了一个案子,说是一个江湖骗子男扮女装,借着给女子看病趁机轻薄。后被病人揭发,恶行暴露,走到哪儿都被打,最后自己去官府自首了。”

“……”沈朝颜语塞。

她倒也不想真的让谢景熙误会她想轻薄他,便怏怏地收了手。

谢景熙不再说话,扫了眼案上的吃食,问沈朝颜到,“这些又是郡主亲自做的?”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上一次,在国子监的书室里,谢景熙便领教过她所谓的“亲自”。

“哪儿能啊!”沈朝颜这次却坦蕩,如实道:“都是刚才经过东市的时候随便买的,也不知合不合谢寺卿的口味。” ', '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