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页(1 / 1)
('
窝房建好,秦家父子俩说什麽也不留下吃饭。
陈秀兰无奈,从竈房拿了几个刚做好,还没来得及上锅的蒿子粑粑装进竹篮,塞给秦大柱。
“才包好的,回去让你娘蒸一蒸就能吃。”
想到几日没见的许香荷,又关心了几句,“香荷是不是快生了?稳婆请好没?东西都备着了吗?”
秦大柱嘴角都要咧到耳后根,一一作答:“按大夫说的还在三月多呢,稳婆和郎中那边一早就打过招呼了,过两天我再去请一回。”
“那就好,有什麽事儿就来支会一声。”
“暂且倒是没什麽,婶子得空的时候过去陪香荷说说话就成,她最近有些心焦,老是想东想西的。”
陈秀兰是过来人,明白这是快临盆了,紧张。连连点头表示自己往后天天过去坐坐。
窝房搭好后没两天,地上便多出几个洞口,几只兔子大半时间都藏在洞里,很少能在地面看到。
洞口边散落的兔毛也渐渐多起来,据郑青云所说,这是兔子在扯毛作窝,为下崽做準备。
方桃听后,每天都要扒在门边,歪头朝那洞口里瞧上一瞧,就盼着什麽时候从里钻出小兔子来。
没成想兔子没盼来,倒是等来一只兇狠的母鸡。
春意渐浓,这只大黄鸡也有了抱窝的意图,霸占着鸡窝不肯挪开,把另一只来下蛋的鸡啄出血来。
在一旁看兔子的方桃亲眼目睹两只鸡争窝,也不敢上前去赶,慌慌张张跑去前院儿喊方竹。
方竹正跟陈秀兰打理菜地,眼看天越来越暖,也是时候种瓜点豆了。她们打算先把地翻一翻,等下雨之后就开始种菜。
“姐,你快去看看,有两只母鸡不知怎麽就打起来,冠子都啄出血了。”方桃刚跑过拐角,就大喊。
方竹和陈秀兰到底有经验,一听就知道是怎麽回事,俱是喜笑颜开的。
陈秀兰放下锄头,一边跟方竹说话,一边急急忙忙往后院去,“我还当今年不会抱窝了呢,你在这儿弄着,我去瞧瞧,给它上窝蛋。”
家里如今只剩五只母鸡,每天下的蛋不多,最近都没舍得吃,就等着用来孵小鸡。
陈秀兰先去后院鸡窝里看了眼,发现那鸡比往日兇得多,一有人靠近就撒开翅膀,竖起颈毛,屁股却不挪窝,便知自己猜的没错。
赶紧找来大竹篮,往里垫了厚厚一层稻草,又去竈房捡来十四只鸡蛋放进去。这才小心地捉住鸡窝里的大黄鸡,把它放进竹篮里。
大黄鸡原本还在怒叫,肚子一触及圆滚滚的蛋就安分不少。张开翅膀把每一只蛋都揽到肚皮下,大黄鸡眯上眼,安安静静卧下。
担心其他母鸡惊扰到它,陈秀兰又找来一只撮箕扣上去。
另一只受伤的母鸡眼见危险解除,赶紧飞上笼上的鸡窝,準备下蛋。
第46章 第 46 章
近来雨水渐多, 隔三差五就要下场雨,细细密密的,却不怎麽冷了。院子里常常覆着一层薄薄的青苔,滑溜溜的, 走路时需得格外小心, 方桃就跑摔过一回。
清明前后, 正是种地的好时节。家家户户都在忙着育秧播种, 方竹他们也不例外。
菜园子早就收拣出来, 只一小半种上了辣椒、茄子等蔬菜。这些后面还要分苗移栽, 暂时不用占那麽大地方。豆角、黄瓜之类要牵藤的,绕着篱笆种一圈就好。
另一大半菜园子便用来育秧苗。
其实直接育在水田里也行,但离得远,不好照看, 还容易被偷。往年就有人育在地里的秧苗,一夜之间被那缺德的扯了个干净, 满村子找也没找着。之后大家就都习惯把秧苗育在眼皮子底下, 等长大些再插进水田。
家里只有一亩水田,不需要太多秧苗,一半菜园子绰绰有余。最后还空出一小块用来育番薯苗。
菜园子划成整整齐齐的三块,也用不着天天浇水, 落下的雨就足够它们吸收生长。
一家人又紧着给旱地里刨了些黄豆、花生, 前前后后忙了几天, 才算是松快下来。
昨夜又下了雨, 春雷轰隆隆响了半夜,闹得人睡不安生, 早上就起得晚了些。
雨后初晴,碧空如洗, 呼吸间都是淡淡的青草香和泥土气息。
燕子夫妇叼着青虫一前一后飞向屋檐下的碗状小窝,稚嫩的叽叽喳喳声接二连三地响起,热闹至极。
小两口搬来许久,终于孵出一窝小燕子。趁大燕子不在,方竹他们搭了梯子上去瞧过,足足有五只,一天一个样儿。
嘴里的虫被嗷嗷待哺的小鸟吃进肚里,两只大燕又扑腾着翅膀飞走,继续给其他孩子寻找食物。
郑青云和方竹走进院子里,舀了盆凉水就开始洗脸。 ', ' ')
↑返回顶部↑